当前位置:首页>财经>正文

非公开发行A股与定向增发有什么区别 定向增发和非公开发行有区别吗

2023-04-18 02:32:41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非公开发行A股与定向增发有什么区别 定向增发和非公开发行有区别吗

非公开发行A股与定向增发有什么区别?

定向增发,是 非公开发行 的一部分,一种特定操作方式。
1、相同点
定向增发,就是非公开发行的一种模式。所以在 发行价格底价、最终发行对象人数限制 方面没有任何区别。(底价即其他回答中的“……90%”;发行对象人数限制即“不超过10人”)
两者都是上市公司新发行股票。但对于非上市公众公司(即新三板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是法定名称),只有定向增发,没有非公开发行。
2、差异
(1)发行对象
非公开发行——对应公开发行(公开发行即向公众发行,招股书公布在谁都可以查的到指定披露网站、媒体、报刊等),非公开就是向一定范围内的潜在投资者发出认购意向邀请。
定向增发——非公开发行的一种特定操作方式(再强调下),即投资者是已经确定的,所以叫做“定向”。(投资者一般是大股东、拟收购上市公司的公司等)
(2)定价方式
非公开发行——可以询价,可以定价,询价占多数。询价就是向一定范围内的潜在投资者发出认购意向邀请,上述收到邀请的投资者在指定时间内以传真方式报价(包含价格和拟认购数量),报价时间截止后,由发行人和券商根据询价结果确定发行价格、中标的报价投资者。
定向增发——直接指定价格。逻辑很清楚:掏钱的投资者都已经找好了,价格当然必须直接确定(投资者是大股东,自己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或在与投资者谈判的过程中确定(投资者拟收购或增持上市公司)
那么有人会问了,为什么非公开发行不直接定价呢?回答是,法规允许直接定价。但如果直接定价,价格低了,公司觉得贱卖;价格高了,就没人买或者发行量不足。那么就询价吧,反正底价已经确定了,询价说不定还能卖个好价格。而且,就算发行人和券商想要直接定价,那不还是要去市场上私下问一圈对于这个上市公司股票的股价和预期么?询价只是把这个“问一圈”的过程按照法规标准化、规范化了而已。
3、形成差异的原因
非公开发行,简称“非公开”;定向增发,简称“定增”。
无论从口头叙述,还是直观理解,“定增”都比“非公开”要来的方便,所以就都用“定增”来代替了。以至于混淆。
4、未来动向
证监会正在酝酿,对于“定向增发”这种确定价格、确定投资者的发行股票,可以由上市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完成指定信息披露,股东大会通过之后自行完成发行及股票登记、股本变更等事宜,无需券商保荐和承销。
5、经验获取
有兴趣了解实务和自己总结的话,可以找定增的上市公司、非公开的上市公司,公告的“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来看看,还有同步公告的董事会决议和股东大会决议。重点关注“发行对象”和“发行价格”两个地方,对比后非常明显。

定向增发和非公开发行有区别吗?

质上来说,非公开发行股票,又称“定向增发”属于上市公司私募行为,是上市公司和特定对象之间“两厢情愿”的选择,然而由于发行会引起上市公司股本结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每股收益、股票价格及控制权等方面的变化,进而引起原有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资本利得及分红收益的变化,因而将对原股东的权益产生重要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讲,非公开发行实际上是全体股东和新增股东之间的事。同时由于非公开发行相对于公开增发而言具有发行条件的宽松、审核程序的简化及信息披露要求较低等特点,因此非公开发行在实践中会出现不规范、不公平或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问题,这应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定向增发实力好还是利空:如果上市公司为一些情景看好的项目定向增发,就能受到投资者的欢迎,这势必会带来股价的上涨。反之,如果项目前景不明朗或项目时间过长,则会受到投资者质疑,股价有可能下跌。
  如果大股东注入的是优质资产,其折股后的每股盈利能力明显优于公司的现有资产,增发能够带来公司每股价值大幅增值。反之,若通过定向增发,上市公司注入或置换进入了劣质资产,其成为个别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或向关联方输送利益的主要形式,则为重大利空。

非公开发行股票与向大股东定向发增发有什么关系?有谁知道不?

与公开发行相比,定向增发和公开增发都是新股的增量发行,对其他股东的权益财有摊效应。但是定向发行和公开增发有着本质的区别:
1.定向增发的目的是为了进行重组和并购,而不是从公众投资者手中筹资。
2.定向增发的对象是特定人,而不是广大社会公众投资者。
3.定向增发的对价不限于现金,还包括非现金资产(包括权益)、债权等,而富公开增发必须以现金认购。
4.由于特定人不同于社会公众投资者,不需要监管部门予以特殊保护,定向增发的条件可不受《公司法》关于三年连续盈利及发行时间间隔的限制。
5.定向增发不需要承销,成本和费用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从理论上讲非公开发行是向不股超过10人发行,一定是定向增发;但是定向增发,可能向10人以下(这时是非公开),或者10人以上、200人以下(比如非上市股份公司的私募),也可能向超过200人发行(根据证券法属于公开发行),因此,定向增发不一定是非公开发行。

非公开发行和定增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根据《证券法》第十条,证券发行包括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而公开发行又包括“不定向”和“定向”超过200人;

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非公开发行”是和“公开发行”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发行对象不超过十名(办法第37条);如果发行对象均属于原前十名东股东的,可以由上市公司自行销售,否则,应由证券公司承销(办法第49条),承销时当然可以询价,但仍然是非公开发行。比如诺普信(002215)于2010年3月非公开发行时,即向91名特定对象发出《认购邀请书》,最后确定了8家。

“定向增发”,则没有任何方法律法规对他有准确定义。定向增发是和《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13条关于“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募集股份(简称“增发”)”的规定对应的。从而定向增发可以理解为只面向特定对象再发新股。与公开发行相比,定向增发和公开增发都是新股的增量发行,对其他股东的权益财有摊效应。但是定向发行和公开增发有着本质的区别:

1.定向增发的目的是为了进行重组和并购,而不是从公众投资者手中筹资。

2.定向增发的对象是特定人,而不是广大社会公众投资者。

3.定向增发的对价不限于现金,还包括非现金资产(包括权益)、债权等,而富公开增发必须以现金认购。

4.由于特定人不同于社会公众投资者,不需要监管部门予以特殊保护,定向增发的条件可不受《公司法》关于三年连续盈利及发行时间间隔的限制。

5.定向增发不需要承销,成本和费用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从理论上讲非公开发行是向不股超过10人发行,一定是定向增发;但是定向增发,可能向10人以下(这时是非公开),或者10人以上、200人以下(比如非上市股份公司的私募),也可能向超过200人发行(根据证券法属于公开发行),因此,定向增发不一定是非公开发行。

但是,实务中,由于历史的吧原因(《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2006年才出,非公开、定增才予以明确,之前使用比较混乱),也由于定向增发超过10人,甚至超过200人比较少见,投行人事把上市公司非公开和定向增发等价混用。实务中也有人认为非公开融资的意味浓一些,而定增更侧重引入战略投资者。

非公开发行股票和定向增发有什么关系

两者的概念和意义是相同的,只是叫法不同,凸显的特点不同。非公开发行股突出非公开性。定向增发股则是凸显了定向发行的特性。

  非公开发行股票是指上市公司采用非公开方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行为。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符合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定向增发股票是指非公开发行、即向特定投资者发行,也叫定向增发的股票。根据证监会相关规定,关于非公开发行,除了规定发行对象不得超过10人,发行价不得低于市价的90%,发行股份12个月内(大股东认购的为36个月)不得转让,募资用途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上市公司及其高管不得有违规行为等。非公开发行并无盈利要求,即使是亏损企业只要有人购买也可私募。

股票定向增发是怎么回事?算不算非公开发行?

定向增发就是非公开发行,的确是存在只向少数股东低价发行股票,但一般这个价格并不会太低的,这个发行价格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一般是该股票公告定向增发方案公告前二十个交易日的加权平均股价或不低于公告定向增发方案公告前该股票最后一个交易日股票当天加权平均股价的90%相关类似的规定的。 并不是不公平的,原因是一般这种增发都是向这些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取得资金后,然后用这些资金向这些特定增发对象购买其持有的资产,一般收购这些资产都是采用市场公允价值进行收购的,不存在较高溢价收购的情况,且这些资产一般都是优质资产,对于中小股东来说这种定向增发并不会有损其权益,且这些定向增发一般会增厚上市公司未来的业绩,这种情况中小股东会从中有所得益的。 另外就算实施定向增发后这些股票并不是马上就能上市流通的,一般这些定向增发发行后的股票都有一定的禁售期,一般最少一年,长则三年,这要视乎情况而定。 一楼所说的基本上乱说的,定向增发不存在复不复权的情况,原因是由于增发后这些股票不能立刻上市流通的,根本不存在除权,且这些增发股票解禁上市流通首日也不存在除权现象,还有增发后的总股本是增加了,并不是没有增加,若没有增加那定向增发中的“增发”二字就无法体现。

股票定增什么意思

定向增发是增发的一种,也叫非公开发行,即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证监会相关规定,定向增发对象不得超过10人,发行价不得低于市价的90%,发行股份12个月内(大股东认购的为36个月)不得转让。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