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旅游>正文

山西省旅游交通存在哪些问题 旅游资源有哪些划分标准?

2023-03-10 02:17:16 互联网 未知 旅游

山西省旅游交通存在哪些问题

山西省旅游交通存在哪些问题 旅游资源有哪些划分标准?

展开全部

  20年来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却突然发现同在华北却从未到过的山西,而且是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于是从2011年就开始计划三晋之行!但是随着调研工作的深入,我发现现在的山西和过去那个晋商时代的山西已经大不一样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何目前山西在中国属于经济不发达省份了!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太落后于这个时代了!即使在旅游领域也是如此!
  且不说著名的五台山的旅游病人诟病的地方很多,票价、服务、性价比可以说是四大佛教名山中最低的一个!很多山西景点的旅游设施和服务都差强人意,即使人们有意向到山西这个中国地上文物最多的省份游览也往往望而却步!不能不说是山西人的悲哀!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闻名全国的黄河壶口瀑布在陕西和山西交界处,以山西侧的壶口命名并且入选了人民币背景图案,但就是这样知名的中国第二大瀑布,人们想从山西一侧的临汾前往游览却难上加难!所以,陕西一侧的游人远远超过了山西一侧!这不能不说是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的山西人的悲哀!
  临汾距离壶口景区不过区区140多公里,目前乘车前往却需要5小时之久!而且还需要从吉县转车,临汾尧庙车站直接到壶口景区的专线车每天竟然只有一班!来回往返10个小时的山路把人都要颠散架了,比上一天班的时间都长!更重要的是如此状况造成游客当天无法从壶口返回临汾及时返程!大大降低了山西一侧壶口景区的吸引力!与河对岸陕西一侧游人如织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而千呼万唤的临吉高速公路数次宣称要开通都最终是石沉大海!原来宣称2011年十一黄金周就能通车迎接旅游旺季,后来自食其言,再后来又信誓旦旦2012年5月小长假肯定通车!结果再次颜面扫地!到目前都6月份了还是杳无音信!
  黄河壶口瀑布不过是山西旅游的一个最典型案例!其他的如运城的鹳雀楼、普救寺等无不存在着类似的情形!山西人这样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措施,真的很难想象如何赢得游客的青睐和兴趣???山西旅游捧着金碗讨饭吃的情况也就不难理解了!

旅游资源有哪些划分标准?

山西省旅游交通存在哪些问题 旅游资源有哪些划分标准?

质、形态、结构、组成成分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因素,以及单体生成过程、演化历史、人事影响等主要环境因素,提示如下: 1) 外观形态与结构类:旅游资源单体的整体状况、形态和突出(醒目)点;代表形象部分的细节变化;整体色彩和色彩变化、奇异华美现象,装饰艺术特色等;组成单体整体各部分的搭配关系和安排情况,构成单体主体部分的构造细节、构景要素等。 2) 内在性质类:旅游资源单体的特质,如功能特性、历史文化内涵与格调、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经济背景、实际用途等。 3) 组成成分类:构成旅游资源单体的组成物质、建筑材料、原料等。 4) 成因机制与演化过程类:表现旅游资源单体发生、演化过程、演变的时序数值;生成和运行方式,如形成机制、形成年龄和初建时代、废弃时代、发现或制造时间、盛衰变化、历史演变、现代运动过程、生长情况、存在方式、展示演示及活动内容、开放时间等。 5) 规模与体量类:表现旅游资源单体的空间数值如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体积、容积等;个性数值如长度、宽度、高度、深度、直径、周长、进深、面宽、海拔、高差、产值、数量、生长期等;比率关系数值如矿化度、曲度、比降、覆盖度、圆度等。 6) 环境背景类:旅游资源单体周围的境况,包括所处具体位置及外部环境如目前与其共存并成为单体不可分离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如气候、水文、生物、文物、民族等;影响单体存在与发展的外在条件,如特殊功能、雪线高度、重要战事、主要矿物质等;单体的旅游价值和社会地位、级别、知名度等。 7) 关联事物类:与旅游资源单体形成、演化、存在有密切关系的典型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等。 ⑦ 旅游区域及进出条件项:包括旅游资源单体所在地区的具体部位、进出交通、与周边旅游集散地和主要旅游区(点)之间的关系等。 ⑧ 保护与开发现状项:旅游资源单体保存现状、保护措施、开发情况等。 ⑨ 共有因子评价问答项:旅游资源单体的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或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和使用范围、污染状况与环境安全。 5.3 旅游资源概查 5.3.1 适用范围和要求 5.3.1.1 适用于了解和掌握特定区域或专门类型的旅游资源调查。 5.3.1.2 要求对涉及到的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调查。 5.3.2 调查技术要点 5.3.2.1 参照旅游资源详查中的各项技术要求。 5.3.2.2 简化工作程序,如不需要成立调查组,调查人员由其参与的项目组织协调委派;资料收集限定在与专门目的所需要的范围;可以不填写或择要填写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等。 6 旅游资源评价 6.1 总体要求 6.1.1 按照本标准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 6.1.2 本标准采用打分评价方法。 6.1.3 评价主要由调查组完成。 6.2 评价体系 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 赋分。 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 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 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 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 6.3 计分方法 6.3.1 基本分值 6.3.1.1 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 资源影响力为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 6.3.1.2 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 6.3.1.3 每一评价因子分为4个档次,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4档。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见表2。 表2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评价项目 评价因子 评价依据 赋值 资源要素价值(85分) 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30-22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21-13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12-6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5-1 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25-20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19-13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12-6 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 5-1 珍稀奇特程度(15分) 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 15-13 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 12-9 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 8-4 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 3-1 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优良级;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 10-8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度良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 7-5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中等;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谐、疏密度较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 4-3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小;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和谐、疏密度一般;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小。 2-1 完整性(5分) 形态与结构保持完整。 5-4

山西旅游路线有哪些?

山西省内的旅游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
1  大同——云冈石窟——恒山悬空寺——五台山 
2  晋商民俗旅游线路:太原——绵山——晋祠——乔家大院——平遥古城——王家大院 
3  王家大院——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太原晋祠
五台山
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在北纬38°50~39°05、东经113°29~113°44之间,隶属忻州市五台县,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其中五座高峰,山势雄伟,连绵环抱,方圆达250公里,总面积592.88平方公里。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素有“金五台、银峨眉、铜普陀、铁九华”之说,同时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平遥古城
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 平遥古城有“龟城”之称,街道格局为“土”字形,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体现了明清时期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城内外有各类遗址、古建筑300多处,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被称作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
2009年,平遥古城被世界纪录协会评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2015年7月13日,平遥古城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点。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乔家大院: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文物先进单位,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