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旅游>正文

23考研中山大学旅游管理学硕上岸经验贴

2023-04-07 12:58:10 互联网 未知 旅游

23考研中山大学旅游管理学硕上岸经验贴


本人广东双非应届毕业生,考研上岸中山大学旅游管理专业985

初试第二,总分394,复试第三,总排第二

其它经验贴可移步至某书同名:Sizne

为什么选择旅游管理专业?

学校实力:985

专业实力:全国第一,世界第五

学科融合:多学科融合让我这种喜欢学很多东西的人很有兴趣

为什么开经验贴?

报考中大旅管的时候很少能找到经验贴,并且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有想法的人,且学科成绩大概均衡,所以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帮助同考中大旅管的考研er

最后,后续会继续更新,可关注某书同名Sizne

所谓考研

作者Sizne

前言

所谓考研,就是不断重复、不断重复的过程,我一直在想李老师说自己愚笨,所以她一直多花几遍才能记住别人立马就能学会的题目。其实考研就是这样的,就是不断地重复,由此记住考研数学常考的题型有哪些解题方法、英语的单词以及答题技巧、政治的选择题以及分析题背诵和专业课的背了又忘忘了又背。所以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概括考研,我会说:在保持日复一日的做题手感中不断强化对大量知识的掌握和精炼程度

谨以此篇,写给即将踏入24考研的你,你将比我更加成熟,更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也知道对你来说,一年的备考时间不过如此,它只是将一种习惯带入到你的生活中,如果你每天学习11个小时,就保持11个小时,适当的在每周给自己放松的时间,但我并不支持一整天的放松时间,因为对我来说有些太松了,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的想法。

我将以数学篇、英语篇、政治篇和专业课篇给予你相应的带有我主观的意见在里面,希望能够帮助你理清思路,同时我也希望你明白这是我的个人经验,一定要有所取舍。

祝你24考研突破!(因为必定会成功kkk)

综述

关于数学复习阶段:每一个阶段的转换期都是因人而异的,当你看完视频刷完题当然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也可以自己再把题和讲义复盘一遍,但是千万不要等到“完美”的时候再进入下一阶段,尤其是刷真题是为了查漏补缺,所以往往不需要面面俱到地学习。关于数学跟老师:全程班跟一个老师就行了,千万不要买多余的教材,没必要也没时间看,有些小块的知识点可以单独去补足或强化。关于休息:我的建议是一周半天,因为一周抽出一整天不去练习的话我觉得会影响做题的手感,毕竟是整整一天欸!!计划的必要性:月计划是必要的,周计划也可以搞,会不会比较麻烦呢,天计划就有些麻烦了,不过可以每天大概地列出来。我只写月计划,这样才会显得有事干。(我每次都会专门抽出两到三个小时写一个漂亮的月计划,这样是很必要!)关于放松:个人认为学累了可以看看远方,像我这种刷小视频还是不好,容易刷上瘾,然后还比较浪费时间,对眼睛也不好。

数学篇

1月—打基础:看课:在此我跟的是宋浩在B站的概率论、线代和高数全程课程,个人认为并不必要,可以直接开始跟武忠祥老师,如果有什么知识点还不清楚的就可以找宋浩老师的视频补一补。顺带一提,他们是一个团队的。 武老师全程班你去B站搜24武忠祥就可以,里面充斥着大量盗版英雄搬运的视频,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删掉,所以你可以先缓存,以免视频被举报下架。老师介绍:武忠祥:只教高数王者,干货满满,有些很困难的知识点直接被他狠狠拿捏,有多种解题方法,百分之一万要跟他全程班。汤家凤:讲高数和线代,口音比较重,整活能手,讲题有时候过于复杂或轻轻带过,不推荐张宇:教高数和线代,似乎是目标140以上的学生喜欢跟的老师,所以没敢看过,也是很会讲笑话,上课很有意思,但是有些技巧似乎比较难。李林:他似乎没在上课了只有出题,著名的李林考前套卷是全国考生必刷模拟题,因此他的习题册必买。李永乐:线代王者,但是李爷爷年事已高,讲话不太清楚,特别是进入强化阶段讲的比较综合,你要全部学完再复盘一遍才能更好的领会他的实力。余丙森:讲概率论和线代的老师,他的概率论讲义总结的很不错,个人觉得他讲的没有巨好,不过讲的很细对新手很友好,或许是我能力不足。线代并不清楚。

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风格,出题也是一样。我的高数跟的武忠祥、线代李永乐和概率论余丙森,其中线性代数因为太抽象了还跟了线代杨(B站搜杨威)帮助理解知识点。网上也有人总结不同的知识点有些老师很擅长,可以多个老师结合去补充或强化某个知识块,具体我没有深入了解,只是知道某个知识点不足会去B站搜,但是全程班一定要只跟一个老师,我之前买了不同老师的讲义其实没什么作用,跟紧一个老师就够了。(讲义分别是:武忠祥高数辅导讲义、李永乐线性代数讲义、余丙森概率论讲义,线代补充了杨威老师的满分线性代数,里面的易错总结以及知识点总结很有帮助。)

选择练习册:市面上最常见的练习册就是以题量命名的练习册。B站有对不同老师的练习册进行评价,但是我觉得对我用处不大,于是我给出自己写过之后的一些判断。如图所示:汤家凤《接力题典1800》:题海战术,大量重复类型的题,我只做了基础篇,其诟病的地方就在于答案过于简略,而且出错较多,虽然汤家凤老师有在B站上传免费的解题视频,但是部分讲解的不清不楚,我还是依靠弹幕反复理解才明白。李林《880》:只写了概率论,个人觉得要是回到那个时候我会刷880,首先网上有很多讲解视频,不用担心答案看不懂,其次就是题目类型比较多,不会有大量重复,我在刷概率论的时候也补充了相当多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最重要的是李林模拟卷出的题880里面会有类似的,甚至也会有考试出到的原题(该老师是原命题组)。武忠祥李永乐等《660》《330》:这两本适用的阶段分别是基础和强化阶段,算是一脉相承的意思。不过难度上,《660》最好还是强化阶段再刷,我在强化才刷得动,里面高数知识点非常密集,每一题都值得反复反复汲取其中的精华,是每个考生必刷的练习册,评价很高。而概率论和线代部分确实很积累,适合基础阶段刷,没什么难度。《330》则是强化后刷的,个人觉得没有《660》有价值,有些题出得奇奇怪怪,总之有时间可以刷吧,不是必要。(660视频推荐B站小吴学长,很详细哦)张宇《1000》:我不知道啊,对不起。杨超《三大计算》:我不知道啊,对不起。市面上主流习题册差不多就是这些啦。李林《108》:冲刺阶段做,高数部分出彩,其它部分也还行,给人觉得值得一做,主要是有很多有意思的思路,但有些题出得过于难了感觉不会考到。3月-6月基础阶段: 听课做题,按常规顺序来就行,高数-线代-概率论。这个时候有个讲义问题,就是我跟的老师除了余丙森是一整本书包括基础和强化阶段的,而武忠祥老师是单独一本高数讲义基础篇和高数辅导讲义分别是基础阶段和强化阶段,而李永乐老师在基础阶段讲的线代是用的高等数学复习全书基础篇(一本厚书包括高数线代概率论),在强化阶段用的是线代辅导讲义,所以别买错。6-9月强化阶段:

看课做题就完事。这一阶段有很多武老师出的书,比如高等数学选填技巧班,十七堂课(强化后再强化阶段听, 大概10-11月出,等盗版课)要记得买,我是后面才知道有选填技巧书,忘买了后面才做呜呜呜。

这一阶段高数和线代讲义会附赠严选题,严选题一定要认认真真做,刚开始会感觉很难,强化过后要复盘再做,才会越来越得心应手,高数的一定要好好做。然后线代的没有那么难,还是很简单的做起来。

强化阶段的讲义是重中之重,里面的题型几乎覆盖了考研出现的所有题型,所以一定要做透讲义,我在考前看了5遍,其中最后一遍是考试前几天集中复习强化知识记忆。就是看了这么多遍我还是能发现新的知识点,所以温故而知新很重要。

10月-12月冲刺阶段:基本就是开真题,真题起码要做两遍,每一道题看透吃透。真题分专题的话刷题用李永乐的真题提高版,一般是15年的真题。我们做题也一般是做近15年就好,讲解视频的话有网上的李艳芳真题讲解视频,不过有时候太细致了会听的昏昏欲睡,看你自己把握,但是不得不说她的最细致最好,而汤家凤也有免费讲解视频,但是比较简略。对于做真题最好还是第一次用模拟套卷的方式,按照早上考试的流程一套一套模拟过来,第一次做的成绩差是难免的,要习惯这个过程。第二次我是用专题来做,把李永乐的书按顺序刷完。最后考前十几天我又刷了一遍真题,主要还是看难题和大概看一下考点。其它就是继续写一下习题册,对以前看过的讲义继续复盘,进行总结和复习,以及错题的修正,强化关于知识点的记忆(这些事全程都要做哟,我在写第一次过完讲义的时候就着手写笔记,把易错和关键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记在笔记本,方便考试前有针对的进行复盘)。这一阶段还有做各种冲刺的模拟卷,我做了20套一共,老实说还是李林的最有含金量,B站有很多讲他题的视频,最好每个题都看,因为会补充很多有用的知识点。其余的是李永乐和余炳森的题,偶尔有些题有价值,但大部分是那种偏难怪,意思就是与考研的风格确实相差的比较大,所以具体选谁的模拟卷要看你自己取舍。考前:看笔记和再次看一下历年真题题型,完整复盘三本讲义。

英语篇(英语一73分)

英语背单词一定是贯穿全程的!!

3月至6月:

开始英语前我先补了一下自己的语法,感觉作用不大,但是好歹记了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