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的原理是什么 看不见的指纹是如何被发现的
指纹识别的原理是什么
指纹,由于其具有终身不变性、唯一性和方便性,已几乎成为生物特征识别的代名词。指纹是指人的手指末端正面皮肤上凸凹不平产生的纹线。纹线有规律的排列形成不同的纹型。纹线的起点、终点、结合点和分叉点,称为指纹的……
图案解锁、密码解锁、面部解锁,在众多的个人安全解锁方式出现后,安全系数更高的指纹解锁也出现了。那么你们知道他的工作原理吗?
“指纹,由于其具有终身不变性、唯一性和方便性,已几乎成为生物特征识别的代名词。指纹是指人的手指末端正面皮肤上凸凹不平产生的纹线。纹线有规律的排列形成不同的纹型。纹线的起点、终点、结合点和分叉点,称为指纹的细节特征点”
注:以上一段摘自百度百科。
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知道指纹中的中断、分叉或转折而形成的点就是细节特征点,而这些细节特征点,可以说就是提供了指纹唯一性的确认信息。其中典型的是终结点和分叉点和分歧点、孤立点、环点、短纹等。通过记录你的指纹纹路方向,特征点位置(通过X/Y轴来确定位置)等,就能建立一把世上独一无二的指纹锁,而钥匙就是你的指纹。
由于每次进行指纹扫描的方位不完全一样,着力点不同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变形,这样又会存在大量模糊指纹,所以指纹识别技术的关键是要正确提取特征和实现正确匹配。指纹识别涉及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众多学科。
要识别指纹,首先就是先建立指纹库,让你的原始指纹数据成为初始识别码。
指纹采集流畅如图。目前用于指纹采集的主要有:活体光学式、电容式和压感式。
电容式指纹采集视图,通过对皮肤和屏幕的接触,识别指纹的纹路来记录和验证指纹。
光学式,通过光反射成像来记录和验证指纹。
压感式是通过感知半导体压敏材质来感知指纹凹凸而成像。
捕捉到指纹后,会细化指纹,突出其指纹特征点,方便对比验证。
指纹验证在手机上是一种新型而安全系数更好的一种验证方式,因为对应开锁的指纹只有你一个人拥有,手机安全和个人隐私都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所以现在很多的手机厂商也都争先恐后为他们的手机加入了指纹识别功能。亲,你的手机够安全吗?
来源:爱搞机
http://lib.91.com/knowledge/130523/21577405.html
看不见的指纹是如何被发现的?
指纹,就是手指正面末端隆起的汗腺连接成的纹理。每人、每个手指的指纹都不同,即使是双胞胎也不例外。因此,指纹可用来作为识别人的标记。指纹显示是一种重要的侦察手段,也是一种有趣的表面化学反应技术 今天,我们已经能使用多种高科技的手段,让看不见得指纹印奇迹般地露出“庐山真面目”。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做一个指纹显影的小实验:用大拇指或食指在一张光洁的白纸上按一下,看上去并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另取一个小玻璃管,放两粒米粒大小的碘,把玻璃管置于小火上慢慢加热,当碘受热渐渐变成蒸气升到玻璃管口时,将白纸上按过手印的地方对准玻璃管口的上方,让碘蒸气缓缓飘过留下指纹的纸面,一会儿功夫,白纸上就清晰地显示出你的指纹了。 为什么碘蒸气能显示出"看不见"的指纹呢?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手指上总有少量的油脂等分泌物,它们是由人的皮肤表面腺体分泌的。一般人一昼夜可以从皮肤中分泌出约15—40克油脂。有的人属于多脂型皮肤,分泌出的油脂每昼夜可达45克。当你用手指接触白纸时,这些油脂就粘到了纸上,只是由于量很少,所以看不出什么痕迹。 油脂与水是不相混合的,它们之间的亲和力很小。但是,碘与油脂却是“好朋友”,它们的分子结构有相似之处,因此碘能溶解在油脂中。因为碘的颜色很深,即使溶解了微量的碘的蒸气,也能使手指留在纸上的油脂分泌物染上明显的颜色,在白纸上显示棕色的指纹印迹。如果刚用肥皂洗过手,手指表面的分泌物还来不及形成一层油脂时,即使用十个手指按过的纸面,碘蒸气也不能显印出指纹。不过当你用手在脸上或头发上擦几下,让它沾上一些油脂,再做实验,那么在纸上就又能得到很清晰的指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