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综合>正文

胃胀,有偏方治疗吗? 有什么药物能治好胃胀吗

2023-04-29 08:01:30 互联网 未知 综合

 胃胀,有偏方治疗吗? 有什么药物能治好胃胀吗

胃胀,有偏方治疗吗?

  治疗胃胀,首应辨其疼痛的虚、实、寒、热性质及病在气在血,然后审证求因,给予恰当的治疗。大抵新病暴痛,痛势急迫而痛处拒按者多属实证;久病痛缓,病势绵绵而痛处喜按者,多属虚证;寒证疼痛,喜温熨热饮,遇寒则疼增;热症疼痛,喜凉熨冷饮,遇热则痛剧;以胀痛为主,或痛引胸胁,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此多为气滞痛处固定不移,多为刺痛者,常属久病血瘀若烦热似饥,舌红无苔或少津者,多属胃阴不足之证。胃胀的治法,古虽有“通则不痛”的原则,但决不限于“通”之一法,临证之时,应运用四诊八纲,详加审察,根据病者的不同情况,确立恰当的治疗方法。
  1.肝气犯胃
  本证按其不同情况,可分为气滞、火郁、血瘀三种类型。
  气滞
  主证胃脘胀满,痛引两胁,嗳气频繁,噫气或失气后疼痛稍减,舌苔薄白,脉沉弦。
  分析情志不畅,气郁不舒,肝气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疼痛;气病多游走,胁为肝之分野,故痛引两胁;胃气上逆故嗳气频繁,噫气失气后,气逆暂缓,故疼痛亦稍减,苔白,脉沉弦为肝郁之象。治则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选穴肝俞、脾俞、胃俞、中脘、梁门、章门、手三里、足三里。可重用按揉背腰镇痛法,晃拨俞穴行气法,捏拿背肌理气法与推揉腹部和中法。
  若痛甚而噫气呕恶者,可同取双内关、双内庭、以利气止痛;如泛呕酸水,时时嘈杂;且肝胆互为表里,肝热则胆火上乘,故见口干而苦;苔黄脉弦数乃肝胃郁热所致。治则疏肝、泄热和胃。
  2.脾胃虚弱
  (1)脾胃虚寒
  主证胃胀隐隐,泛吐清水,喜暖喜按,神疲乏力,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细缓无力。
  胃胀
  分析脾胃虚弱,寒气凝滞,故胃胀隐隐;中阳不运,水饮停聚,故痛不甚而珐吐清水,喜暖喜按;脾阳虚故四肢欠温,神疲乏力,舌淡、脉细缓无力。治则温脾健胃。选穴肝俞、脾俞、三焦俞、梁门、中脘、章门、手三里、足三里。除拿揉抖颤导滞法和揉压阳明清热法不易使用,以上基本手法均可使用。
  痛发之时,可拿搓胃俞,双拇指同按梁门,以温中止痛,痛止后,可按基本手法施术。如脾胃虚寒,而肝有郁热,除胃胀外,尚见泛铉呕吐,时觉饥嘈,食则不舒,四肢欠温,舌边红绛,苔白中黄,脉弦细者,可用双拇指同取双章门、立拳滚上腹部寒热并投,肝胃同治。
  (2)胃阴不足
  主证胃胀隐隐,心烦嘈杂,口干欲饮,大便干燥,苔少或剥脱,舌光红少津,脉细微数。
  分析胃阴不足,胃络失养故胃胀隐隐;阴虚生内热,故心烦嘈杂,口干欲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苔花剥,脉细微数皆为胃阴不足之征象。治法养阴益胃。
  选穴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中脘。可重用提拿捏脊健运法,推揉腹部和中法,捏脊法反复施术十次。
  食欲不振者,重用开三门、运三脘、大便隐血,腹部手法慎用。
  胃胀一证,除用按摩等法治疗外,注意饮食调节,心情舒畅,亦属必要。

有什么药物能治好胃胀吗?

可能是胃炎或者消化道溃疡的.最好做胃镜明确,和腹部b超检查看看肝胆胰.现在认为胃病是由幽门螺旋杆菌通过消化道传染.建议在当地医生指导下采用胃炎四联疗法:最常用的四联疗法如下:药物组合,剂量和用法:(1)枸橼酸铋钾240mg+阿莫西林750mg+甲硝唑400mg 奥美拉唑20毫克或(2)枸橼酸铋钾240mg+红霉素500mg+甲硝唑400mg 奥美拉唑20毫克(3)枸橼酸铋钾240mg+四环素500mg+甲硝唑400mg 奥美拉唑20毫克.每日2次任选上述一组药物服用,每种药物按以上剂量一日2次服(上下午各1次),7~14日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要继续单独服用枸橼酸铋钾6周,剂量和用法同前. 注意阿莫西林要皮试啊.这个方案可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保护胃黏膜.坚持服用.防止复发.一定要要禁烟 ,酒,咖啡辛辣食物.少吃含淀粉内的食物如:土豆 芋头 粉丝 粉条 红薯等凉粉,不要吃苏打饼干等,少食多餐,定时进餐,不要吃过于坚硬和不消化的食物.

治疗胃胀的中药有用吗

可以 平时还需注意1.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4.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6.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7.可以用下古方楂脾嗏,调理养胃很有用的。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