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的繁殖和寿命
分布于中国的四川、陕西、甘肃。中国特有种,野生数量不足1000只,人工饲养下约100只。大熊猫(又名大猫熊)栖居于海泼20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独居,昼夜均有活动和休息,无定居。视、听觉较差,嗅觉尚好,体态笨拙,善攀爬,会游泳。以竹叶、竹笋、竹杆等为食,偶食小动物、鸟卵。
繁殖期春季,孕期80-160天,每产1-2仔,5-7岁性成熟,寿命25-30年。北京动物园1955年开始饲养展出,1963年繁殖成功,1978年人工授予精繁殖成功,1993年全人工哺育成功,1999年人工辅助母兽哺育双仔成功。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大熊猫是一种古老的动物,被动物学家称为“活化石”。与它同一时期的动物如剑齿虎等,早已灭绝并成为化石。大熊猫分布在我国四川北部、陕西和甘肃南部,是我国的一类保护动物。大熊猫也叫‘猫熊’,是哺乳动物,身体肥胖,形状像熊但要略小一些,尾巴短,眼睛周围、耳朵、前后肢和肩部是黑色,其余都是白色。毛密而有光泽,耐寒。喜欢吃竹叶、竹笋。大熊猫居住地带的竹子,曾大面积开花、枯死,威胁着大熊猫的生存。全世界都极其关注珍稀动物大熊猫的抢救和转移工作
25年左右。熊猫的寿命可以活在25年左右。熊猫不是猫,而是属于熊科,它平均能活22-25岁左右。
它之所以被视为国宝是由于它的数量稀少、难于繁殖。熊猫对于研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地球的环境变化有着重要意义,被称为动物界的“活化石”。熊猫是中国独有的物种,外国是没有的,其他国家的熊猫都是从中国运送过去的
熊猫繁殖能力较弱,一般只能生育1-2只幼崽。熊猫在野外的寿命约为15-20年,而在人工饲养下,寿命可达30年以上。由于熊猫的繁殖困难和寿命较短,它们被列为濒危物种,需要人类保护。为了提高熊猫的繁殖率和寿命,许多动物园和研究机构已经开展了许多熊猫繁殖和保护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