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区别表格全面解析:理解两种工程造价模式的关键差异
【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区别表格】
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是工程造价领域中两种主要的计价模式,它们在计价基础、内容构成、计价方法和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简单来说,清单计价是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按照市场价格进行综合单价的套用和调整,而定额计价则是依据国家或地区发布的定额标准,根据工程量计算工程造价。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两者的区别,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 计价基础不同
定额计价的计价基础是国家或地区发布的工程定额。这些定额是根据当时的技术、经济水平,对同一类工程,在一定的施工条件和消耗水平下,测定的人工、材料、机械的单位工程数量或单位工程造价的标准。定额本身包含了当时的市场价格信息,但这种价格信息具有滞后性,并且是全国或区域性的平均水平,并非实时市场价格。
清单计价的计价基础是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是由发包人(或其委托的造价咨询单位)根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的,列出了工程项目的内容、计量单位和工程数量。承包人(施工单位)则根据工程量清单,结合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市场行情,按照分部分项工程的名称、项目特征和工程量,自主填报综合单价。这个综合单价包含了该分部分项工程所消耗的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等,是反映当前市场真实价格的重要依据。
二、 内容构成不同
定额计价的构成相对固定,主要包括:
- 分部分项工程费: 这是定额计价的核心,根据定额中的项目编码、名称、单位和工程量,套用定额单位价格计算得出。
- 措施项目费: 包括降水、脚手架、模板等,根据定额的规定进行计算。
- 其他项目费: 如规费、税金等,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规定比例计算。
清单计价的构成则更为灵活和细致:
- 分部分项工程费: 由工程量清单中的每一项工程内容,以及承包人填报的综合单价相乘得出。综合单价是清单计价的关键,包含了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利润等全部成本。
- 措施项目费: 同样根据设计文件中的要求,清单中会列出相应的措施项目,由承包人填报综合单价。
- 其他项目费: 如规费、税金等,也参照国家和地方规定计算。
三、 计价方法不同
定额计价采用的是“分部分项工程量 × 定额单位价格”的计算方法。其核心在于套用定额。当设计文件与定额项目不符时,需要进行项目特征换算或补充定额。这种方法侧重于对工程内容的标准化和程序化管理,但也可能因为定额的滞后性而与实际成本脱节。
清单计价则采用“工程量 × 综合单价”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综合单价的合理性。综合单价的形成反映了市场竞争和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清单计价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化,以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四、 风险承担主体不同
在定额计价模式下,由于定额的价格相对固定且滞后,当市场材料价格、人工费用发生大幅波动时,其风险主要由承包人(施工单位)承担。因为合同中使用的单价是基于定额,而实际发生的价格可能远高于定额中的价格,导致亏损。
在清单计价模式下,风险的承担主体更为明确。发包人(建设单位)主要承担因工程量清单编制不准确、工程设计变更等原因造成的风险。而承包人(施工单位)则主要承担因自身施工组织、管理水平、技术措施等原因导致成本增加的风险,以及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体现在其填报的综合单价中)。因此,清单计价中,综合单价的合理性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双方风险的分配。
五、 市场化程度不同
定额计价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它更多地依赖于政府发布的定额标准,是一种计划经济下的产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工程造价的公平性,但难以反映真实的供求关系和市场变化。
清单计价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它将工程造价的确定权在一定程度上交给了市场主体,通过竞争性的投标,由市场来决定工程的合理价格。这有利于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六、 适用范围
定额计价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工程项目,尤其是在过去的项目中,是主要的造价管理手段。在一些对造价控制要求严格、市场价格波动不大的项目,或者是在缺乏市场化竞争的环境下,定额计价仍然有其应用空间。
清单计价是当前工程造价改革的方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它适用于公开招标的建设项目,能够充分体现市场经济的特点,促进公平竞争。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清单计价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已成为主流的计价方式。
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区别表格
以下表格总结了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关键区别:
| 特征 | 清单计价 | 定额计价 | | :------------- | :--------------------------------------------- | :--------------------------------------------- | | **计价基础** | 工程量清单 | 工程定额 | | **计价单位** | 综合单价 (人工、材料、机械、管理费、利润等) | 定额单位价格 (仅人工、材料、机械消耗) | | **价格信息** | 反映当前市场价格 | 反映历史或预测价格,具有滞后性 | | **计价方法** | 工程量 × 综合单价 | 工程量 × 定额单位价格 | | **合同约定** | 合同价以工程量清单和中标的综合单价为依据 | 合同价以定额计算结果为依据 | | **风险承担** | 发包人承担清单编制、设计变更风险;承包人承担市场价格波动、自身管理风险 | 主要由承包人承担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 | **市场化程度** | 高 | 低 | | **灵活性** | 高,综合单价可根据市场情况调整 | 低,定额相对固定 | | **竞争性** | 强,鼓励企业通过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 | 相对较弱 | | **适用项目** | 适合公开招标项目,反映市场竞争 | 过去应用广泛,部分项目仍有应用 | | **造价形成** | 基于市场供求和企业竞争 | 基于标准化的消耗量和政府定价 | | **合同风险** | 相对清晰,价格风险分配明确 | 价格风险易发生转移,合同风险相对模糊 |理解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区别,对于准确理解工程合同、进行工程造价管理、风险控制以及参与工程招投标都至关重要。随着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深入,清单计价将成为未来工程造价管理的主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