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三性与证明目的的关系法律实证分析:证据三性如何支撑证明目的的实现
【证据三性与证明目的的关系】
证据三性(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是判断证据能否被采信的关键要素,其与证明目的之间存在着直接且不可分割的支撑关系。 证据的真实性确保其能够如实反映案件事实,合法性保证其取得和使用符合法律规定,而关联性则规定了证据必须与待证事实存在逻辑联系。只有同时满足这三性的证据,才能有效、准确地证明案件中的特定事实,从而实现案件的证明目的。
一、 证据三性及其内涵
1. 证据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指证据所记载、反映的内容与客观事实相符。一个证据如果不是真实的,那么它就无法为还原案件事实提供任何可靠依据。真实性的判断往往需要结合证据的来源、形成过程、证据之间的印证以及常识等进行综合考量。
- 来源的可靠性: 证据是否来源于客观存在的事物、行为或人员?其来源是否稳定、可信?
- 形成过程的自然性: 证据的形成是否自然、不掺杂人为的虚构或篡改?例如,一份自然形成的原始记录比事后伪造的记录更具真实性。
- 证据的相互印证: 多个证据之间是否能够相互印证,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如果证据之间存在矛盾,则需要进一步审查其真实性。
- 经验法则和常识: 证据的内容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人们的一般认知?
2. 证据的合法性
合法性是指证据的收集、固定、审查、出示等程序和形式符合法律的规定。即使证据内容真实,但如果其收集或审查过程违反了法律程序,也可能导致证据无效,无法被采信。合法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收集程序合法: 证据的收集是否由法定主体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进行?例如,侦查人员的搜查必须符合搜查令的要求。
- 固定方式合法: 证据的固定是否采取了法律规定的方式?例如,对犯罪现场的勘查应当拍照、录像、绘制现场图等。
- 证据形式合法: 证据的形式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例如,口供应当由侦查人员制作笔录并由供述者签名或盖章。
- 证据来源合法: 证据是否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例如,刑讯逼供获得的口供是无效证据。
3. 证据的关联性
关联性是指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具有逻辑上的联系。只有与案件争议焦点或待证事实相关的证据,才具有证明价值。不相关的证据,即使真实、合法,也与案件本身无关,不能用于证明案件。关联性是证据的价值所在,也是证据能否被引入证明过程的关键。
- 直接关联: 证据能够直接证明待证事实。例如,案发时出现在犯罪现场的物证。
- 间接关联: 证据不能直接证明待证事实,但可以证明与待证事实有关联的其他事实,从而推理出待证事实。例如,证明被告人具有作案动机的证据。
- 证明对象明确: 证据所证明的事实必须是法律规定的、需要查明的案件事实,而不是其他无关事项。
二、 证明目的与证据三性的内在联系
证明目的,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或司法机关为达到某种法律效果而需要通过证据加以证明的事实。例如,在刑事诉讼中,证明目的包括证明犯罪事实的存在、被告人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等。在民事诉讼中,证明目的则可能是证明合同的成立、履行、违约等。
证据三性是实现证明目的的基石和保障。三性之间相互依存,共同服务于证明目的的达成。
1. 真实性是证明目的实现的前提
如果证据不真实,那么它就无法如实反映客观事实,所能证明的内容必然是虚假的。基于虚假证据所作出的判断和结论,必然会歪曲事实,误导司法判断,最终导致无法实现真实的证明目的,甚至可能造成冤假错案。因此,只有真实性得到保障的证据,才能为证明目的的实现提供可靠的基础。
2. 合法性是证明目的实现的重要保障
法律规定的证据收集和使用程序,旨在最大限度地保障证据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如果证据的取得或使用违反了法律规定,即使其内容可能是真实的,但也可能存在非法取证、人为干扰等风险,从而影响其证明力。合法性不仅是对证据本身的规范,更是对司法公正的维护,确保了通过合法途径实现真实的证明目的。
3. 关联性是证明目的实现的直接桥梁
只有与待证事实相关的证据,才能直接或间接地证明该事实。不相关的证据,即使真实且合法,也无法帮助我们认识和查明案件的真相。关联性将证据与证明目的紧密联系起来,使得证据的收集和运用更有针对性,能够有效地聚焦于核心待证事实,从而为证明目的的实现铺平道路。
三、 证据三性在证明目的实现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1. 证据的三性是法官/仲裁员采信证据的标准
在司法实践中,法官或仲裁员在审查证据时,首先会考察其是否满足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只有同时满足这三项要求的证据,才会被采信,并被纳入到对案件事实的判断中。例如,在刑事案件中,一项口供如果被证实是刑讯逼供所得,则其合法性不满足,即使口供内容属实,也不能被采信。一项鉴定意见,如果其鉴定过程不规范,鉴定人员不具备资质,则其合法性存疑,需要进一步审查其真实性。
2. 证据的三性影响证明力的大小
即使证据同时满足三性,其证明力的大小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直接证据通常比间接证据具有更大的证明力;多个相互印证的证据比单一证据具有更强的证明力;原始证据比传来证据具有更强的证明力。这些判断都离不开对证据三性的深入分析。当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越强,其证明目的的实现就越有保障。
3. 证据的三性是构建完整证据链的关键
在一个案件中,往往需要多个证据相互印证,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从而充分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证据链的构建,就是在不断地运用证据的三性对各个证据进行审查和分析,确保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牢固可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支持证明目的的实现。
四、 总结
证据三性与证明目的之间的关系,是法律证据制度的核心。 真实性是证据的生命,合法性是证据的保障,关联性是证据的价值。只有当证据同时具备这三性,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有效地证明案件的待证事实,最终实现案件的证明目的。在司法实践中,对证据三性的审查贯穿于证据的收集、审查、质证、采信等各个环节,是实现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