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综合>正文

国内5G频段是多少?最新中国5G频谱详解

2025-11-10 19:18:08 互联网 未知 综合

国内5G频段是多少?

国内5G主要使用的频段包括:

  • Sub-6GHz频段:这是目前国内5G部署的主力频段,主要包括 3.5GHz 左右的频段(如3400MHz-3600MHz,3500MHz-3700MHz),以及 4.9GHz 频段(如4800MHz-4900MHz)。
  • 毫米波(mmWave)频段:虽然目前国内5G规模部署主要集中在Sub-6GHz,但毫米波频段(如 24.75GHz-27.5GHz)也在规划和试验中,未来将为更高带宽和更低时延的应用提供支持。

中国对5G频段的规划和分配是国家通信行业和相关部门基于技术发展、频谱资源、应用场景以及国际标准制定的。这些频段的选择旨在平衡覆盖范围、用户体验和网络容量,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5G服务需求。

中国5G频谱分配的考量因素

在确定国内5G频段时,相关部门综合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以确保5G网络的有效部署和广泛应用。这些因素包括:

  • 全球5G标准:紧随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对5G频段的建议和分配。
  • 频谱资源的可用性:评估哪些频段拥有足够的带宽且干扰较小。
  • 传播特性:不同频段的电磁波传播特性不同。低频段(如Sub-6GHz)穿透性好,覆盖范围广,适合大规模部署;高频段(如毫米波)传输速率高,但覆盖范围小,穿透性差,适合热点区域和特定场景。
  • 技术成熟度和成本:考虑现有设备和技术的成熟度以及建网成本。
  • 应用需求:根据个人移动通信、垂直行业应用(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不同需求,合理分配不同特性的频段。

Sub-6GHz频段:国内5G网络的主力军

在中国,Sub-6GHz频段是目前5G网络建设和商用的主要基石。这些频段的特点是兼顾了良好的覆盖范围和较大的网络容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日常通信需求。

3.5GHz频段(C-Band)

3.5GHz频段,通常指的是3400MHz-3700MHz之间的范围,在中国被广泛分配用于5G网络。它被认为是5G的“黄金频段”,原因如下:

  • 传播特性适中:相较于低频段,其带宽更大,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相较于毫米波,其覆盖范围和穿透性更具优势,能够有效地覆盖城市区域和室内环境。
  • 技术成熟:该频段的设备和技术相对成熟,产业链配套完善,有利于快速部署和降低建网成本。
  • 国际通用性:3.5GHz频段在全球范围内也是5G部署的主流频段之一,便于国际漫游和设备互通。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均获得了3.5GHz频段的一部分用于5G建设。具体到各运营商,其可用的3.5GHz频段范围可能略有差异,但总体都在这个核心区间内。

4.9GHz频段

4.9GHz频段,通常指4800MHz-4900MHz,在中国也被纳入了5G频谱规划。这个频段的特点是比3.5GHz频段拥有更大的带宽潜力,能够提供更高的峰值速率。

  • 高带宽特性:4.9GHz频段的带宽资源相对更丰富,尤其适合需要极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场景。
  • 定向覆盖:由于其传播特性,4.9GHz频段更适合在人口密集区域、体育场馆、交通枢纽等场所进行补充覆盖,以提供增强的体验。
  • 与3.5GHz协同:4.9GHz频段可以与3.5GHz频段协同工作,形成更强大的5G网络能力。

毫米波(mmWave)频段:面向未来的超高速率

毫米波频段,通常指30GHz到300GHz之间的频段,其特点是拥有极大的可用带宽,能够提供理论上极高的传输速率和极低的延迟。在中国,毫米波频段(如 24.75GHz-27.5GHz)的探索和试验也在进行中,但目前尚未大规模商用部署。

  • 超高带宽与速率:毫米波频段能够提供数百MHz甚至GHz级别的连续带宽,支持 Tbps 级别的传输速率,远超Sub-6GHz频段。
  • 极低时延:其特性也使得通信时延极低,非常适合对实时性要求极高的应用,如远程手术、自动驾驶等。
  • 覆盖和穿透性挑战:然而,毫米波的传播距离非常短,且极易受到障碍物(如墙壁、雨水)的阻挡,穿透性很差。这使得部署成本高昂,需要建设非常密集的基站。
  • 应用场景:因此,毫米波频段更可能在未来应用于固定无线接入(FWA)、体育场馆、大型会议中心等特定、小范围、高密度的区域,作为Sub-6GHz网络的补充,提供极致的体验。

不同频段的优势与劣势对比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国内5G频段的选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对比不同频段的优势和劣势:

频段类型 典型频段(中国) 优势 劣势
低频段(Sub-1GHz) (未来可能用于5G,目前以4G为主) 覆盖范围广,穿透性强,适合广域覆盖。 可用带宽有限,速率相对较低。
中频段(1GHz-6GHz,即Sub-6GHz) 3.5GHz、4.9GHz 兼顾覆盖与容量,技术成熟,成本适中,是5G部署的主力。 相比低频段覆盖稍弱,相比高频段速率有上限。
高频段(毫米波,mmWave) 24.75GHz-27.5GHz 提供超高带宽和超低时延,速率极高。 覆盖范围极短,穿透性差,易受阻挡,部署成本高。

5G网络建设中的频段协同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的5G网络建设并非仅仅依赖单一频段,而是采用“多频段协同”的策略。这意味着不同的频段会在5G网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相互补充,共同构建一个强大、灵活的5G网络。

  • 广域覆盖:主要依靠Sub-6GHz频段,提供基础的5G连接。
  • 热点区域增强:在人口密集、流量集中的区域,可能会引入更多的Sub-6GHz资源,甚至规划部署毫米波基站,以提升用户体验。
  • 垂直行业应用:针对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对时延和可靠性有极高要求的场景,可能会优先考虑或专为特定频段进行优化。

未来,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中国对5G频谱的规划和使用也将持续优化和调整,以最大化地发挥5G技术的潜力。

国内5G频段是多少?最新中国5G频谱详解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