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财经>正文

美股最低可以买1股吗 股票价格过低,继续发股有什么后果

2023-06-09 05:03:13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美股最低可以买1股吗 股票价格过低,继续发股有什么后果

美股最低可以买1股吗?

当然可以,但如果股价低,买少了不是很划算,毕竟佣金成本在那里。但对于股价高的,买起来就很方便,如:亚马逊(700多刀/股),伯克希尔哈撒韦,20多万刀/股,这个就算众筹也难买得起啊哈哈

股票价格过低,继续发股有什么后果?

如果一个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长期过低,要想继续增发股票是不可能的事,很长时间以来,股票增发问题一直是市场热点之一,其利弊众说纷纭。
下面就股票增发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股票增发对股价行为的影响和股票增发倾向性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1、股票增发趋势分析:
沪深证券市场从1998年6月开始正式试点实施增发新股融资方式,1998和1999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增发。在2000年4月30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暂行办法》后,许多上市公司纷纷"弃配改增",增发数量迅速增加。
上市公司提出的股票增发预案只有在得到证监会的批准之后才能实施;因此,实施的增发数量要远远小于公布的增发预案。

2、增发对股价的影响:
对各年度基准日前后平均超额收益率的检验也说明,绝大多数的超额收益率都没有显著小于零,因此,可以认为,在股票增发意向书公告日或者次一交易日,股价迅速反映了增发对股票价格的利空效应。
据资料统计表明,在股票增发意向书公告日或者是次日,超额收益率显著小于零,平均达-3.52%,显示在股票增发公告时,股价就有迅速的反映。

4、增发动机分析:
实施增发公司的货币资金数量没有显著小于市场平均水平,即实施增发公司的平均货币资金数量并没有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因此,很难认为上市公司因为缺乏货币资金才进行增发。它从侧面说明了上市公司并非因为缺钱才进行增发,而往往是因为它满足了增发的条件,所以不愿意放弃通过增发"圈钱"的机会。

5、增发并未有效改善业绩:
对股票增发的主要批评之一是,股票增发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根据股票增发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比较结果表明:
(1)股票增发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改善上市公司的业绩。除实施增发的公司因同时实施大规模重组而改善业绩之外,绝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在实施增发之后业绩反而下降,部分公司在实施增发当年业绩就有大幅度的下降。
(2)较低的上市公司增发条件一定程度上导致增发公司在实施增发后业绩急剧变坏,即所谓的"变脸"。
(3)在提高增发条件后,实施增发公司在增发前的平均业绩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实施增发后的公司在增发当年的业绩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下降。

结论:
1、实施股票增发的公司在股票增发完成后并没有显著地改善业绩,有些甚至在实施增发后业绩有很大的下降;由于股本扩大,因此导致了每股收益的下降,损害了长期持股老股东的利益。
2、从增发对股价的影响来看,增发的确是对股票价格的"利空"消息,显示市场提前就对这一利空消息作出反映,投资者通过用脚投票来表示对增发行为的否定。
3、增发价格折扣率对该累积超额收益率的影响也有差异。这显示出市场对股票增发的看法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价格的下降程度。
4、实施增发股票在增发新股上市后股价的累积超额收益率曾经出现了上升的趋势,所以参与增发的投资者在增发前后可以获得了较大的价格差,存在着明显的套利机会
5、从关于增发公司存量资金的分析表明,增发的上市公司并不是因为缺乏货币资金才要进行增发,其增发动机有两种情况:一是为了公司业务和规模的扩张,通过增发募集资金投入新项目;二是由于增发融资的门槛越来越高,成功难度越来越大,为了不"浪费"宝贵的增发机会而进行增发。
6、实施股票增发预案和没有实施增发的公司,说明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股权结构会影响到上市公司进行股票增发的倾向性。虽然流通股比例较小的公司通过增发来改善股权结构无可厚非,但要注意在这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流通股东的利益而不仅仅是大股东的利益,增发应以提高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为主要目的。尤其在增发过程中,股票价格的市场风险完全由流通股东承担,因此流通股东应在增发决策中拥有较大的发言权。
7、股票增发预案倾向性的二元选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提出股票增发预案倾向性在不同行业有差异:信息技术行业更倾向于提出股票增发预案;而且重要的三个指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和流通股比例会影响上市公司提出股票增发预案的概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越高、流通股比例越低,上市公司越倾向于提出股票增发预案。
8、从股票增发预案获批准情况的结果表明,每股收益高的公司所提出的股票增发预案更容易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准。这说明盈利能力较高公司的股票增发预案更能够得到发行审核部门的认可。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不是想增发股票就能增发的,增发股票是有一些特定的条件限制;所以,股票价格过低的上市公司想继续增发股份来改善现状,在理论上有阻碍的,而且也不回获得证监会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