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的保险公司如何通过互联网卖寿险 当保险遇上科技 行业将有哪些变革
美国大的保险公司如何通过互联网卖寿险
这个需要一定的民间保险意识作为基础,当前中国不行。网上产品一般都比较简单,以纯保障或者纯投资为主,便于快速说明白。有些公司所谓的互联产品其实还是要业务员去险下跟单的,网上只是一个让业务员展业的平台而已。
当保险遇上科技 行业将有哪些变革
当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越来越多的对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产生影响,“保险科技”成了2017年保险行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
8月31日,由北京保险研究院主办,北京保研公益基金会、东方国信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风险变异—保险生态科技重构逻辑》大会在吉林珲春召开,新技术的应用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监管的挑战再度被关注。
于行业:科技变革正改变保险生态
在中保信信息技术部总经理朱培标看来,作为数据密集型产业,数据是保险业的立足之本,发展之基,保险业务场景的复杂性和大数据的综合性,决定了保险业更需要站在科技的风口,主动去拥抱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而科技本身也正在推动风险的变异,科技正在引领着人们的行为方式、经济方式和商业模式发生巨变,这都必然促生新的风险场景,导致可管理的风险远远超过了传统保险的覆盖范围。与此同时,也带来了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
朱培标表示,事实上,互联网以及虚拟世界的新秩序,已经催生了一批批创新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无人飞机、GIS、车联网、物联网等都在悄然改变行业的风险管理模式。基于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更多风险管理工具,也在不断涌现。
“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新科技带来风险特征的变革正在改变保险生态,保险业是一个长链条的产业,有极为丰富的复杂业务场景,与众多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有着直接的关联与融合。与此同时,也带来了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基于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更多风险管理工具的不断涌现,使得科技在推动保险行业产业升级和融合起到了重要的催化剂作用,而产业的升级融合必然会带来保险的标的逐渐在发生风险特征的变异。”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李晓林认为,这一轮的新技术,主要是以信息科技为中心的引领的一些新工具,它对风险的改变跟以往不同。基因工程的深入研究,或许会导致人寿保险和健康保险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有可能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会逐渐弱化,而极端的风险在放大。也正因为如此,保险业未来可能不再是保险产品的单纯的供给方,而是场景化风险管理和服务的集成商,这都给新科技的应用敞开了巨大的空间。也只有新科技才能将众多的元素联合在一起,降低行业的运营成本,提升风险管理的效率,承载保险生态的健康运行。
2016年获批成立的华贵人寿拟任总经理薛向刚也谈到了科技发展对行业的影响。在他看来,中小保险公司跟大公司不太一样,在市场竞争当中必须做出自己的特色来。以科技作为引领,是中小保险公司今后做差异化竞争,和大公司进行竞争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中小保险公司要在竞争中生存下去,就要出奇,而科技就是突破口。例如,互联网化、移动化的科技结合,使得产品有碎片化和碎片化需求;互联网化以后的特点是生活场景的东西可以随时随地方便的进行购买,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做一些贴近生活场景的产品。
于监管:渗透风险需要科技协助
在朱焙标看来, 科技在推动保险生态变革,监管也不例外,无论可管风险的扩大,标的风险特征的变异,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等等,还是新科技应用本身的安全,保险生态变革始终不能够脱离金融服务的初衷,不能够挑战金融安全的底线,必须在监管的框架之下。 “变化万千的保险生态运行在监管部门的可控规则内,没有新科技的协助,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的监管科技,来参透风险,努力做到风险可发现、可预警、可处置。”
区块链的应用也被认为将为监管带来新的可能性。“区块链的应用,使运营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在技术上成为可能。作为保险公司来说,我觉得很有危机感。我们现在在牌照这块还是受保护的,外部没有牌照的是没有办法进来的,但是随着去中介化和去中心化,这块越来越模糊,到底什么是保险的监管边界,什么是牌照应该有的,什么是没有牌照也可以做的,这块越来越模糊” 薛向刚表示。
互联网保险,能为物流货运带来哪些趋势
当前,整个保险行业都在积极顺应新形势、加快运用新技术、大胆探索新模式,发展的关键是“要始终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如今的互联网保险模式让我们得以真正的直面用户,互联网保险企业必须把客户体验提到更高的程度,把客户体验放到决胜的地位。
在这一观念指引下,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有效地推动了互联网保险在产品、服务、渠道等方面的快速创新。有的保险公司甚至推出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Tker智能机器人,实现快速投保和理赔,同时利用OCR图片识别技术缩短客户的理赔周期;将企业级区块链应用于实际生产,为成功打造出积分管理平台,提供以客户为中心的积分管理系统奠定了基础。
那么,在技术驱动下,互联网保险新模式不断涌现。身处风口当中,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核保,即可实现了 “千人千面”的互联网保险营销新模式。在其自有平台上,可以通过对用户行为轨迹、产品喜好和倾向等方面进行行为分析和数据挖掘,并将线索反馈给专属保险顾问和后台的“推荐引擎”。对于用户而言,获得更高质量服务的同时也能获得更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推荐;因此,“千人千面”的营销模式已经使得其转化率大幅提升。可见,新技术的应用为用户和企业实现双赢。
Insurtech(保险科技)带来了技术的颠覆与更多的应用前景,它解决了“渠道”与“效率”两大难题。这就使得互联网保险企业在业态上的合作变得更为灵活、多元,也更具有全面性和开放性。技术驱动下的互联网保险生态圈,打造出更具创新能力的保险服务价值链,全面改变保险的服务体验,并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挖掘与积累,发展成为以海量用户数据为基础的大数据服务平台。
在技术驱动下,互联网保险通过构建生态圈,既可以利用跨界竞合战略建立竞争优势,又可以利用技术应用深耕保险领域,通过产品优势压缩渠道成本,提高盈利水平,使整个保险业的商业模式迈上全新台阶。
综合多位保险学界和业界人士的观点和探索,结合“互联网 ”在其他行业特别是金融行业的运营,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保险,是在保险回归保障功能的前提下,互联网技术对保险也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那么,这样一个由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驱动下的保险行业,能为物流货运领域提供哪些便利呢?
在产品研发和销售方面,将带来哪些新的趋势?
1、产品研发。相对而言,当前的保险产品研发信息来源有限,保险公司设计出来的产品与保险消费者的风险状况相脱节;互联网保险由于通过互联网技术,收集的风险数据数量更多,分析风险数据的能力更强,保险公司设计出来的产品与保险消费者的风险状况吻合度提高。以车险产品为例,当前车险费率因子集中于随车因素,主要考虑车价、车龄、车辆“零整比”系数,完全忽略了随用、随人的原则;未来互联网保险经营中,决定车险价格的费率因子会逐步扩大随人、随用的因子,逐步缩小随车的因子。
2、产品销售。相对而言,当前的保险销售由于产品存在先天性缺陷,保险产品价格与风险状况脱节,营销竞争的主要手段是价格竞争。互联网保险经营中,由于保险产品设计与具体保险消费者的风向状况吻合度提高,对同一类风险标、同样保险金额下,保费价格差异悬殊,营销竞争的主要手段就改变为服务。以车险经营为例,当前车险经营规则中,对同一类风险标的、同样保险金额下,风险状况最小的优质客户享受的折扣为4折,而风险状况最高的客户承担的上浮为2.3倍,相差区间不足三倍。在互联网保险经营中,车险价格费率因子更多考虑驾驶人遵守交通规则情况、投保车辆年度行驶里程、行驶区间等因子,风险状况不同的车险消费者车险价格悬殊,价格竞争退居次要位置,彰显服务竞争。
在最为关心的车险理赔和风险预防方面,将带来哪些新的趋势?
1、车险理赔。相对而言,当前保险经营中,在保险消费者车险以后,进行索赔中需要保险消费者提供一系列的资料,例如保单、事故责任认定书、诊断证明书、医疗费支出、死亡证明等资料;在互联网保险条件下,由于社会各行业数据共享的范围更大、内容更全、方式更简,保险消费者出险以后,进行索赔需要提供的资料更少、手续更简。
2、风险预防。相对而言,当前保险经营中,在完成保险产品销售后,进行风险管控的措施很少,几乎没有。互联网保险技术条件下,保险公司完成承保以后,可以同技术手段对风险标的进行实时管控。以车险经营为例,2016年全国车险经营行业综合费用率为41%,赔付率为58%;局部省份车险市场,甚至出现综合费用率和综合赔付率倒挂的情形。从车险综合费用率的数据上,一方面反映出车险市场经营激烈程度,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重承保、轻风控的倾向。在互联网保险经营中,可以通过综合运用监管部门、经营部门建立的监控平台和驾驶人以及特殊关系人智能手机端,对风险状况进行实时监管。
传统保险在产品销售上一直存在某种弊端,未来,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深度应用,保险业务和服务可以直接在移动终端接入,APP将成为连接用户的重要阵地,也就是一款APP应用即可满足用户的保险服务需求。同时,围绕着保险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经营理念、“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将成为构建互联网保险产业链,深入各个行业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