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侄文稿真迹先现在哪里
祭侄文稿真迹先现在哪里?
《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
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
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祭侄文稿》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
且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不顾笔墨之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故《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
祭侄文稿真迹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真迹存在,历代文人抄写,修订到书籍中,就传下来了。
最近的《祭侄文稿》被借出日本展出事件,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有所耳闻吧。
此文稿书于1261年前的盛唐时期,书法大家颜真卿为悼念其战死的侄子而起草,蕴含着颜鲁公至真的情感,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在安史之乱后对家国情感无修饰的流露,后世众多名家对文稿的精心呵护,这才有了这一奇迹。
祭侄文稿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文稿》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由于作者心情极度悲愤,情绪已难以平静,错误之处甚多,时有涂抹,但正因为如此,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通篇波澜起伏,时而沉郁痛楚,声泪俱下;时而低回掩抑,痛彻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