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正文

中医学对冠心病的病证是如何命名的 中医是用什么术语来表达冠心病的

2023-04-14 19:30:41 互联网 未知 健康

 中医学对冠心病的病证是如何命名的 中医是用什么术语来表达冠心病的

中医学对冠心病的病证是如何命名的?

冠心病,即现代医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由于中医学中无冠状动脉的认识,故医籍中亦从未述及冠状动脉的病变,所以中医学无冠心病这个病名。但历代中医药文献中,对类似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所表现的症状,均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在有关医籍中记载的“卒心痛”、“久心痛”、“厥心痛”、“胸痹心痛”、“胃心痛”、“真心痛”等病证的症候,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以及由此所致的心源性休克等症状的描述是一致的。现代中医则用“胸痹”这个病证名称对冠心病进行辨证施治。

中医是用什么术语来表达冠心病的

中医上统指“胸痹”“心痹”以及“真心痛”。病因病机:心阳不足,心血不足,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以及情致致病等。中医上肾脏疾病迁延日久也可累及与心。一般需辩证治疗。
在心肌梗死急救方面中医有其优势和不足。一是现在常用急救药如速效救心丸是中药制剂效果明显,可降低死亡率。但在抢救方面还要依靠西医急救措施。

中医所说的冠心病是什么?

多为气血不足,阴阳亏虚、气虚血瘀、痰瘀阻络等引起。多见不足和虚损的症候。因此,用中药治疗时多用补益气血,滋阴补阳之类法则治疗。“扶正祛邪”原则指导下,先切除诱发、加重的因素,根治本身的病患。祛邪以活血化瘀,温通心阳,豁痰通络,理气宽胸,化湿通络,清除痰热为主。

中医学对冠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有哪些

中医学认,冠心病属于心脏与营养心脏之脉络的疾病,其发病原因是方面的,又与整机体变化有密切的关系主要方面是由于年老体衰,正气亏虚,脏腑功能损伤,阴阳气血失调,加上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寒冷刺激、劳逸失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气滞血瘀,胸阳不振,痰浊内生,使心脉痹阻而致病。其中,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调,人体阴平阳秘的平衡被破坏,是发病的内在原因。内因是发病的基础,外因是发病的条件。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脏气已虚,特别是肾脏为明显。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 …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憔,发始堕……。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而脏腑功能虚损导致本病的发生主要以阳虚为主。如《金匮》云:“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医门法律》又说:“胸痹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说明胸阳不足,阴邪上乘阳位,二者相互搏结,而致胸痹之病。 盖肾为先天之本,肾阳虚则不能鼓舞它脏阳气,如脾胃失其温煦而运化无能,致营血不足,脉道不能充盈,则心失濡养。心主血脉,为气血运行的动力,心气不足,鼓动无力则出现气滞血瘀,故出现胸闷、心痛等证。如《素问·痹论》说:“心痹者,脉不通。”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如过食膏梁厚味,损伤脾胃,以致运化失常,变生痰浊脂液,气血运行受阻,致使气结血凝而发生胸痛。再者肺主气、司呼吸,主肃降。若肺气虚或肃降失常,从而影响营养心脏之脉络气机郁滞而致血瘀,则发生本病。又暴怒生气,肝失疏泄,肝气郁滞,亦可诱发心绞痛。精神因素方面,七情内伤可致气机不畅,因气为血帅,气滞则血瘀,以致心脉痹阻。如《灵枢·口问篇》说:“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气候方面主要是寒邪侵袭的影响,如《素问·举痛论》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侵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诸病源候论》又说:“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为胸痹。”故寒邪客于胸阳之位则心痛矣。 总而言之,冠心病是个“本虚标实”之证。在发病过程中,心、肝、脾、肺、肾五脏虚损是病之本;气滞、血瘀、痰浊、阴寒是病之标。标实本虚是冠心病的病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