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正文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在中医学中如何应用

2023-04-15 03:13:51 互联网 未知 健康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在中医学中如何应用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幸得神农尝百草,方知百病落阴阳,阳病阴医今古事,阴病阳医达五常,自古药医不死病,嫦娥佛法有缘良。辨清阴阳方下药,寻到源头始见医。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经》以为汤液。张仲景著《伤寒论》《金匮要略》确立三阴三阳六经辩证论治百病。《黄帝内经》偏阴偏阳之谓疾。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黄帝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五常即五行五脏。《皇帝内径》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药能治病,不能救命。佛说《大乘经》万法皆由心生,一切皆因缘造就。转心能救命。

阴阳在中医学中如何应用?

根据阴阳学说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的规律,则人之体表在外为阳,脏腑在内为阴头在上为阳,足在下为阴背在上外为阳,腹在下内为阴。
阴阳与人体生理的关系
无论是人体的整体还是各部分的生理功能,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健康与否,都决定于阴阳是否调和。人体的生理功能都是通过气机的升降出入实现的,而阳主升,阴主降阳主出,阴主入,人体之阴阳调和则气机升降出入协调平衡,人体就健康,中医称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与人体病理的关系
人体阴阳失去平衡称为阴阳失调。阴阳失调后就会表现出各种症状,古人对症状的分类,也是用阴阳来代表和说明的。阳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发热、口渴、脉数(快)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热(阳)证。阴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不发热、口不渴、手足冷、脉迟(慢)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寒(阴)证。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临床上还有一类阴阳失调关系是阴阳偏衰。即是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失调,其一方低于正常水平,而另一方保持正常水平,或双方都不同程度低于正常水平,故出现虚证。阴不足,阳相对偏盛则阴虚生内热阳不足,阴相对偏盛则阳虚生外寒阴阳双方都不同程度不足,则虚寒、虚热并见或阴阳两虚。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阴阳两虚”。
阴阳在诊断上的应用
阴阳是诊断的总纲。疾病虽然很多,但其病变部位、性质及证候的属性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如从疾病发展部位来看,不在表(阳),就在里(阴)。从疾病性质来看:热证(阳),寒证(阴)。从疾病发展趋势来自看:实证(阳)虚证(阴)。在临床辨证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执简驭繁。
阴阳在治疗上的应用
中药种类甚多,但就其性能不外阴阳两类,从药性来看,不外寒、热、温、凉四性,其中温热属阳,寒凉属阴。其治疗原则是“调整阴阳,以平为期”,针对阴阳盛衰,采取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使阴阳偏盛偏衰的异常现象得到纠正,恢复其相对平衡状态。
中医常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的治疗原则,促使失调的阴阳重新恢复到相对的平衡。临床上借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阴阳之偏,使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临床具体用法:①阴盛则寒,治法:寒者热之(用热药治疗实寒证)②阳盛则热,治法:热者寒之(用寒药治疗实热证)③阳不足、阴偏亢,治法:助阳抑阴⑤阴不足、阳偏亢,治法:滋阴抑阳⑥阴阳两者均不足,治法:滋阴助阳(阴阳双补)。(仲义轩)

阴阳学说的应用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来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阐释人的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从人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分,五脏(心、肝、脾、肺、肾)属阴,因其功能以静为主;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属阳,因其功能以动为主。五脏之中又可根据其位置分为阳脏(心、肺)和阴脏(肝、脾、肾),每一脏腑之中又可将其功能归为阳,而其物质归为阴。此外,经络亦可分为阳经、阴经等等。2、概括人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人体的物质基础属阴,而生理功能活动属阳,二者互相依存。生理活动以物质为基础,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不断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如果人体的阴阳不能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人的生命就会中止。3、说明人的病理变化 阴阳学说还被中医学用来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阴阳失衡所致。阴阳失调的表现形式很多,可归纳为阴或阳的偏盛偏衰,以及对另一方的累及等,这些可统称为“阴阳不和”。许多情况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就是正邪抗争,各有胜负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用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作以概括性的解释。 阴阳偏胜包括阴偏胜和阳偏胜,是指在邪气作用下(或本身机能病理性亢奋)所致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阴虚)和阳偏衰(阳虚),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素问 "调经论》指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由于阳虚,不能制约阴寒,可出现虚寒征象,即阳消阴长,“阳虚则寒”;阴虚,无力制约阳,可出现虚热征象,即阴消阳长,“阴虚则热”。 阴阳互损指体内的正气,特别是阴液与阳气之间的病理关系,包括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阴阳互损体现了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阴阳互损的最终表现为“阴阳俱损”、“阴阳两虚”。 阴阳转化指阴阳失调所表现出的病理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中的“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就是说明这类病理情况。4、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由于中医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是阴阳失调,所以对于任何疾病,无论其病情如何复杂多变,都可以用阴阳学说加以诊断。中医诊断疾病首先要分清阴阳,既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证型,又可以用阴阳来分析四诊。如望诊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闻诊声音洪亮者属阳,语声低微者属阴;脉象浮、数、洪大者属阳,沉、迟、细小者属阴等等。从证型来看,病位在表属阳,实证属阳,热证属阳;而病位在里属阴,虚证属阴,寒证属阴等。 在决定治疗原则和临床用药时,中医学也是以阴阳学说作为指导的。如对于阳邪过盛所致的实热证,以热者寒之的原则用寒凉药物清热;对于阴盛所致的寒实证,则应以寒者热之的原则用温热药来祛寒。而对于阴虚所致的虚热证,要以滋阴药以补虚;对于阳虚引起的虚寒证,则要以温阳药以补阳。在阴阳两虚的情况下,就必须阴阳两补。 阴阳学说还可用来概括中药的性味,并用以指导临床使用。一般来说,寒、凉药属阴,温、热药属阳;味酸、苦、咸者属阴,味辛、甘、淡者属阳;具有收敛、沉降作用者属阴,而具发散、升浮作用者属阳。在临床用药时,应当根据疾病的阴阳性质决定治疗原则,再根据药物的阴阳属性来决定用药。

中医学运用阴阳学说提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体的一切组织结构,都可以依据阴阳属性的规定,根据其所在部位、功能特点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因此《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由于结构层次的不同,人体组织结构的阴阳所指也有所不同。就人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就腹背而言,背部为阳,胸腹面为阴;就肢体的内外侧而言,四肢的外侧面为阳,内侧面为阴;就筋骨与皮肤而言,筋骨在深层为阴,皮肤居表为阳;就内脏而言,六腑传化物而不藏精气,故为阳,五脏化生和贮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就五脏而言,心、肺位于身体636f7079e799bee5baa631333433623733的上部胸腔之中为阳,而心属火,主温通,为阳中之阳;肺属金,主肃降,为阳中之阴。肝、脾、肾位于身体的膈下腹腔为阴,而肝属木,主升发,为阴中之阳;肾属水,主闭藏,为阴中之阴;脾属土,居中焦,为阴中之至阴。具体到每一脏腑,又有心阴、心阳,肝阴、肝阳,胃阴、胃阳,肾阴、肾阳等。就经络而言,十二经脉中有三阳经和三阴经的区别,奇经八脉中有阴跷与阳跷、阴维与阳维的不同,络脉中有阴络与阳络。就气血而言,气为阳,血为阴;而在气之中,营气循行脉内为阴,卫气循行脉外为阳。可见,人体结构中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以及体内的脏腑、营养物质之间,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阴阳关系,都可以用阴阳学说加以分析和认识。

举例说明阴阳的基本理论

阴阳源於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源头来于河图与洛书《易》中,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例如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属阴。
阴阳学说亦应用于中医学上,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及病理变化的规律,是哲学思想的伟大生命体现。那么,如何用阴阳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及病理变化?首先要彻辨阴阳。中医认为,阳是上升的、活跃的,它在外,奋勇着完成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阴是下降的、静止的,它在内,是阳的“加油站”,为身体不断地储备和提供能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