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无痛肠镜以后可以自己开车回家吗
做完无痛肠镜以后可以自己开车回家吗?
在临床开展无痛胃肠镜工作的过程中,经常有患者咨询“我做完无痛胃肠镜了,结果正常,能开车回家吧?”每次我的回答都是严词否定的,做完无痛胃肠镜开车与酒后驾车一样危险。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无痛胃肠镜?
胃肠镜检查分为普通和无痛两种方式,普通检查即患者在清醒状态进行胃镜或肠镜的检查,由于检查操作会造成咽反射、肠壁牵拉疼痛等不适,所以越来越多的患者会选择无痛胃肠镜检查。无痛胃肠镜是麻醉医生通过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在患者无意识状态下进行胃肠镜检查的诊疗手段。所以此类患者都会使用大量的麻醉药物,常见药物包括丙泊酚、咪达唑仑、瑞芬太尼等,主要的药理作用就是产生催眠、镇静、镇痛的作用,让患者在“睡觉”的舒适状态下完成检查。
二、为什么无痛胃肠镜检查后不能开车?
首先得明白,患者不能开车的原因是检查过程中使用的麻醉药物,而不是胃肠镜检查本身。无痛胃肠镜麻醉与全身麻醉有什么区别呢?镇痛良好、镇静消除紧张、肌松完全是全麻的三大要素,而胃肠镜操作比手术治疗要求低,所以只要达到镇痛良好、镇静消除紧张就可以了。这些药物中最常用的是丙泊酚,医生们喜欢称它为“牛奶”。提到这个药物,大众可能对它比较陌生,但迈克尔杰克逊大家应该不陌生,他的死就是和“牛奶”相关。丙泊酚被广泛用作门诊内窥镜检查的短效镇静剂,它恢复时间快,恢复日常活动早,对镇静后认知损害低。尽管此类短效镇静剂的使用越来越多,但还是建议患者在24小时内避免在无人护送的情况下驾车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做完无痛胃肠镜的患者经常会说“头晕乎乎的”,跟喝了酒似的。研究就发现酒精和丙泊酚对驾驶能力有相似的损害,可能的原因是这两种物质对中枢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的作用造成的。驾驶员对突发情况的处理和反应能力、注意力、预警能力与体内去甲肾上腺素能、多巴胺能和胆碱能神经递质相关,GABA受体的激活对这些递质都有抑制作用,因此产生了此药物的镇静作用和驾驶能力的下降。
除了丙泊酚,咪达唑仑也是无痛胃肠镜中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其通过作用于中枢GABA受体,产生镇静催眠作用。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逐渐产生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癫痫作用,对中枢产生抑制作用,导致记忆力暂时性缺失。同样会造成患者注意力、警觉性的下降,损害驾驶能力,导致驾车事故发生可能性增加。
除了镇静作用的药物,镇痛药物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扮演重要作用。最常用的一类镇痛药物就是阿片类镇痛药,阿片是罂粟果浆汁的干燥物,作为镇痛药物已应用几千年。无痛胃肠镜中使用的阿片类镇痛药主要是人工合成,包括芬太尼、瑞芬太尼等,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可以缓解胃肠内镜对肠壁牵拉产生的内脏疼痛。除了产生镇痛效果外,其还能消除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提高对疼痛耐受。但是,治疗剂量下也会产生副作用,例如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 、体位性低血压等。其中过度镇静、眩晕会对驾驶能力造成损伤,影响驾车的安全性。
三、为什么无痛胃镜检查结束后仍会开车呢?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大众对酒后驾车都是持反对态度的,但是无痛胃镜检查结束后仍开车的开车的现象很常见。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第一就是医务人员的宣讲不到位,使很多患者没有意识到危害性;第二就是麻醉药物会产生欣快感,让患者舒服的体验了一次深度睡眠,醒来后容易产生“我很好”的错觉,也就认为自己开车没问题;第三就是缺乏家属的陪伴,患者往往认为无痛麻醉没有风险,不需要陪伴。上述的种种原因促使了无痛胃镜检查结束后开车现象频发,潜在的风险也是巨大的。
综上所述,无痛胃肠镜中可能会使用多种麻醉药物,使用的剂量也比较大,降低了患者的反应能力、注意力、预警能力,也就大大降低了驾驶的安全性。所以建议患者在24小时内避免在无人护送的情况下驾车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我是一名热衷于科普的临床大夫,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一点点帮助。如果您有相关的问题,可以留言、私信交流,同时欢迎您关注、点赞、转发。
疼痛肠镜检查是过去在全身肠镜检查的基础上进行麻醉,病人当时可以处于睡眠状态。苏醒后可以解除麻醉,其余与普通肠镜相同。很多人在手术后的第二天也会有一点胃部不适和隐痛。有些人还会有点血便。毕竟,肠镜检查对身体是一种伤害,会造成身体能量不足,容易晕厥。为了安全,尽量不要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