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怎么产生的
糖尿病是怎么产生的?
据有品PICOOC高血压临床医学海外研究中心调查发现,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经达到了约1.2亿人,并且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是45岁。
而糖尿病又是非常严重的慢性疾病,另外糖尿病早期症状极不明显,当身体真正出现不适感的时候,再去医院做检查,这时可能已经晚了。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并常常表现为血液中的糖升高及尿糖。
简单来说,糖尿病就是由于人体代谢功能受损导致血液中的血糖无法降低而引起的疾病。
糖尿病发作前有哪些早期症状?
1、体重下降:虽然吃得多,可是体重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为人体丢失了过多的葡萄糖,导致身体热量不足,出现消瘦。
2、排尿次数增多:由于血糖升高,大量葡萄糖经肾脏以尿的形式排出,葡萄糖排出的同时会携带一定比例的水,因此小便次数变多。
3、喝水多:口渴是糖尿病最先出现的症状,会猛然变得常感到口渴,并且夜里发生口渴,有时会渴得无法忍受,同时,喝水量比平时明显增多,喝下去还觉得喉咙发干,总想喝水。
4、皮肤感觉异常:糖尿病早期症状在皮肤中表现比较明显,皮肤干燥弹性差,反复出现毛囊炎、疖肿等皮肤感染。
5、餐前低血糖:在糖尿病的初期,有些患者并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而是常常表现为餐前饥饿难忍及低血糖。
6、伤口愈合困难:由于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外周血管病变,影响伤口周围组织的血供,加之,糖尿病人营养丢失严重,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伤口愈合困难
7、疲乏无力:当人得上糖尿病之后,就会缺乏胰岛素这把钥匙,那么血液中的葡萄糖无法顺利进入到细胞中,导致血糖升高,且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给,人就会变得疲乏无力。
8、视力模糊:出现近视物体不清,远视物体尚好,提示眼调节功能降低,可能出现轻度白内障。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糖尿病呢?
减轻自己的体重,患糖尿病的几率就会下降70%。
注意饮食清淡,少吃油炸及盐量过大的食物。
多吃一些有机食物,少吃一些加工食物,比如熟食、香肠等,注重一日三餐的营养搭配。
坚持每天散步半个小时左右,在走路时体内胰岛素可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避免或少用对糖代谢不利的药物。
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
抛弃不良习惯,做到不抽烟,不喝酒,不久坐,不要向基因和坏习惯低头等。
对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查体,除常规空腹血糖外,应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
写在最后
我国作为一个糖尿病大国,真心希望那些还未患病的同学能够做好预防措施,并且糖友也不要放弃,毕竟现在我们的医疗水平已经非常的强大了,只要你们能够相信医生,那么,你们的健康就没有问题了。
本文由老护士原创,欢迎关注转发评论,与老护士一起走上健康之路。
1、遗传因素: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易感性。但这种遗传性尚需外界因素的作用,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肥胖、体力活动减少、饮食结构不合理、病毒 感染等。
2、肥胖: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尤其易引发2型糖尿病。 特别是腹型肥胖者。其机理主要在于肥胖者本身存在着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可以使胰岛素与其受体的亲和力降低,导致胰岛素作用受阻,引发胰岛素抵抗。这就需要胰岛β- 细胞分泌和释放更多的胰岛素,从而又引发高胰岛素血症。如此呈糖代谢紊乱与β- 细胞功能不足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β-细胞功能严重缺陷,引发2型糖尿病。
3、活动不足:体力活动可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改善 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使高胰岛素血症缓解,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因此体力活动减少已成为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4、饮食结构:高脂肪饮食可抑制代谢率使体重增加而肥胖。肥胖引发2型糖尿病常年食肉食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常年素食者。主要与肉食中含脂肪、蛋白质热量较高有关。所以,饮食要多样化,以保持营养平衡,避免营养过剩。
5、精神神经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精神神经因素所起的重 要作用是近年来中外学者所公认的。因为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心理的压力会引起某些应激激素分泌大量增加,而这些激素都是升血糖的激素也是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这些激素长期大量的释放,势必造成内分泌代谢调节紊乱,引起高血糖,导致糖尿病。
6、病毒感染:某些I型糖尿病患者,是在病人患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后发病的。
糖尿病有一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和特殊人群糖尿病。一型糖尿病发病原因主zhi要是家族遗传,主要是父母双方家族里有遗传性糖尿病病史,这类人群一患糖尿病的概率非常高。二型糖尿病主要是不良的生活习惯,身体抵抗力低下,精神压力大等外界因素造成的,这也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特殊人群糖尿病,比如女性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由于女性在怀孕以后,身体的激素分泌紊乱而导致的,一般在分娩以后会自行好转。
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遗传来的
糖尿病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疾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很多遗传学研究表明,在1型糖尿病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在2型糖尿病中更占到90%以上。因此,如果你的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病人,那么就意味着你日后患糖尿病的风险要比其他人大。
2.吃出来的
糖尿病之所以被称为富贵病,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糖尿病病人吃得太好了,大鱼大肉高蛋白,高糖油盐大重口味,饮食量不加节制,以致摄入过多的能量未能及时被转化利用,造成体重超标,尤其是腹型肥胖,俗称“将军肚”,腹型肥胖直接催生了糖尿病的发生。
1.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2.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糖尿病属于生活方式病,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如长期饮食不规律,长期暴饮暴食,长期肥甘厚腻的食物,烟酒刺激,长期缺乏体育运动,超重或者肥胖等。女性患者还与巨大胎儿分娩史,妊娠糖尿病饮食等有很大的关系。感冒有可能会成为诱发糖尿病症状的诱因。对于患者的这种情况,应该进行标准糖耐量试验进行确诊。如果确诊是糖尿病,就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严格的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规律的药物治疗等措施控制血糖
能够导致患者出现糖尿病情况的因素是比较多且复杂的,比如说是遗传,也可能是因为肥胖,病毒感染等问题引起的,出现糖尿病情况的患者不要长时间的的久坐不动,平时多做些体育运动,还应该积极的药物控制等。
糖尿病的病因尚未阐明,不同类型的糖尿病病因不同,即使在同一类型中也有所不同。
总体来说,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的胰岛素分泌下降,或者机体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或两者兼备,而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有效被利用和储存。
糖尿病的具体发生机制还不明确,它的发生主要受到了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第一,不管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有遗传的倾向,而1型糖尿病受遗传因素影响更大。
第二,环境的影响。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的一些数据。
1. 以2型糖尿病为主,1型糖尿病及其他类型糖尿病少见。2013年全国调查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0.4%,男性高于女性(11.1%比9.6%)。
2. 各民族间的糖尿病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满族15.0%、汉族 14.7%、维吾尔族 12.2%、壮族 12.0%、回族10.6%、藏族4.3%。
3. 经济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高于农村(12.0%比8.9%)。
4. 未诊断糖尿病比例较高。2013年全国调查中,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3%。
5. 肥胖和超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了2倍。
因此,饮食结构的改变(主食糖类等碳水化合物比重增加),因为科技发展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减少了人类的运动量,肥胖人群比重增加,胰岛代谢负担加重,胰岛功能更容易受损。
糖尿病的患者最常见的原因是饮食过多,而平时的运动较少导致糖代谢的异常,使大量的糖分在体内积聚,出现的高糖的状态,长期就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还具有家族遗传易感性。1型糖尿病主要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导致发病的过程。2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