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正文

200 电影《鬼故事》求解析,没看懂

2024-06-26 20:13:15 互联网 未知 健康

200 电影《鬼故事》求解析,没看懂?

200 电影《鬼故事》求解析,没看懂

《鬼故事》,是一部恐怖电影。

电影中的三个故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更重要的是,这部片子明显不单是为了吓你,更是对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的影射。

这是一部把濒死体验延伸成整部电影的作品。所谓濒死体验就是弥留之际把人生事件和真实体验投射在一起的幻觉,尤其是会让身边的人物出演这些生活片段。因此,三个故事的片段的主人公最后一一揭晓,第一个故事原来是清洁工,第二个故事是助理医生,第三个故事是主治医师,他们的面孔被投射到了主人公的闪回中,但这些事件其实是主人公自己的经历或幻想。表面看起来是教授在以旁观者身份走访这些人,但其实这些故事是教授经历投射的。这就决定了这种电影相当烧脑,或者相当混乱,好在这部片子的处理比较友好,大不了当做三个不怎么样的鬼故事来看好了。

所以这个故事大概就是一个叫“好人”(Goodman,古德曼,相当讽喻的名字)的教授因为少年时被霸凌,迫于小混混压力,也由于自己懦弱,任由一个低能儿在废旧的工厂地道里死去后,受了一辈子心里折磨的故事。

小混混们让低能儿进地道,报出第十个门上的数字就可以加入他们的帮派。根本就没有第十个门,低能儿在洞里越走越窄,小混混骗他继续走,低能儿开始刨坑,最后笨死在了里边...所以这就是第一个故事里的主人公为什么在那个门上标了79的房间里遇鬼的原因,79是前三个出现的数字之一,电影中重复了好几遍。而那个鬼,是教授未出生的女儿。

老教授投身解读灵异事件,出书,上电视,自己却一辈子被挥之不去的阴影缠绕。而且可能越解读,越觉得有些东西不那么容易,这种恐惧始终去不掉。就有了第二个故事。回访的时候,面对灵异事件还故作镇定的说都是假象,这种自欺欺人却在观众面前一览无余。可能教授自己年少时哪怕自己那么懦弱了,还是被父母骂,所以有心理障碍。少年在夜路行驶,低声下气的像父母道歉没有早回家,还是被鬼给盯上了。。。当然最后应该是对应着教授自己的自杀。

第三个故事是教授自家的故事。教授老婆是女强人,发誓不做到自家金融机构的合伙人不生娃。所以当她终于做到合伙人的时候,已经40多岁了,用了一切手段受孕,给了“金钱能买的最好的看护”。可还是死胎了,而且可能是一尸两命。教授在空荡荡的豪宅里想象闹鬼,想象自己的孩子是个邪灵,因为B超图像扭曲看不见,在家里上演灵异事件。花生大叔演技太好,一个站在落地窗前的身影都不需要台词,已经让人想入非非...我是说,觉得背后有鬼的想入非非。

所以goodman教授就被这两个鬼纠缠不休——黄裙子的女儿,穿雨衣带帽子的低能儿。为什么这是部好片呢?因为所有的细节在最后全部汇成一个故事。低能儿在解密的时候出现,我以为继续是个鬼故事,他会替正在被霸凌的男主出气,没想到帽子脱下是个人,你才发现是真实故事,从此剧情急转。黄裙子小女孩的形象符号也逐渐明朗。苏格兰阴云低压的原野上,路尽头出现了长雨衣的无脸鬼,花生拿着猎枪问惊魂失措的教授,你杀过人吗?教授当然想说没有,或者有。教授拜访的老人变脸花生。花生报出一串门上的数字,指出了教授学生时代懦弱造成的死亡。

花生说,你自己的心里有ghost。这是全片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说“ghost”这个词,之前用了“spirit”,“devil”,或者把灵异事件叫做“that thing”,但是没有直称“ghost”,所以就点了题目的ghost,这个ghost stories是教授灵魂里纠结的鬼的故事,他的内心故事,也是人生最后闪回和遗憾的故事,伴随他的心魔。随着灵异符号对应的真实物件逐渐呈现,他们出现的频率就像越来越密集的鼓点达到高潮。虽然解密后,最后铁轨上的婴儿床,喂狗粮,跳出来的雨衣鬼,和最后陪教授躺在病床上的雨衣鬼还是有点跳脱的超现实。

所以你觉得Goodman教授杀人了吗?显然不算。逼死低能儿的事件他只是暴力的顺从者,但是两个小混混的下场却没有提及,或许他们从来没有受过良心的谴责呢。萦绕不去的死去的女儿,是这个拜金的社会和经济秩序的牺牲者吧。第一个死魂,可能教授还有一份子;但第二个死魂,教授明显是受害者。Goodman教授是个典型的屈从暴力的懦弱老好人,但在人的暴力和社会秩序的暴力下却觉得自己是个刽子手,而真正暴力的吸血鬼可能正快乐的在嗜血中快活。Goodman教授心中的鬼也算厉鬼的话,真正的鬼故事应该是社会的牛鬼蛇神,魑魅魍魎。所以如果见过大世面的观众觉得这种事情也会内疚的话,一定会发现荒诞背后隐喻的作者的对比。

大电影改编自上世纪80、9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