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亚平励志的小故事
关于王亚平励志的小故事?
很多人认识王亚平,是因为她的高颜值。
但被称为“最美女宇航员”的她,更有着战士一般坚不可摧的意志和韧劲。
这个出生于山东烟台的农村妹子,从小便有些与众不同。
打从幼时起,王亚平的身体素质就很棒,当别的孩子哭着吵着要糖吃时,她就已能争着抢着帮父母干农活了。
上了学后,在学校运动会的各种长跑比赛中,她更是次次都能坚持跑完全程,几乎每次都能拿第一。
1997年8月,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到她所在的学校招女飞行员。
一向敢于尝试的王亚平怀着试试的心态报了名,没想到,真的就被选上了。
仅仅一年后,她就得到试飞机会,并以出色的表现完成飞行工作。
招飞中心的原主任程学哲评价她:“王亚平聪明,非常聪明,而且活泼,要强。在各种模拟考试中体现出特别的聪慧和灵气。”
而得到夸奖的王亚平并没有因此而骄傲,反而更加谦虚和刻苦。
大学四年,她不仅努力学习文化课知识,还熟练掌握了4种机型的驾驶和各种飞行技能,成长为了一名年轻的骨干飞行员。
2001年,王亚平毕业后被分配到武汉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任运输机飞行员一职。
工作期间,她牢记自身责任、没有丝毫懈怠,参与执行了多个任务,如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山东抗旱以及多次战备演习。
9年时间里,她在空中安全飞行了1567个小时,并荣升为优秀的空军二级飞行员。
年纪轻轻就有如此作为,一般人可能也就满足于此了。
但王亚平接下来的人生履历,更是牛到连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
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王亚平在电视机前也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看着火箭灿烂的尾焰,她突然就萌生出了一个想法。
“中国有自己的男飞行员、女飞行员,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男航天员,那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
也是从那时起,一颗“航天的种子”开始在王亚平的心中悄悄生根发芽。
(二)
2009年,我国开始了第二批航天员的选拔,得知消息的王亚平立马就报了名。
回到家,她把这件事说给了家人,却没有得到支持。
父亲对她说“你在地球上飞一飞就行了,跑到地球外面多危险?”
可种子已长成参天大树,又岂是那么容易动摇的,瞒着家人,王亚平还是坚定地参加了选拔。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成功进入到了预备宇航员的行列。
然而,这距离成为真正的航天员,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因为太空环境是失重的,宇航员进入太空后,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都会降低,甚至会出现肌肉萎缩、骨骼退化等现象。
而且女性的生理特性对太空环境会更加敏感,所要面临的挑战也更大,要想克服先天的弱势,就意味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准备和努力。
但面对这些困难,王亚平并没有惧怕,她坚信:“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够触摸得到。”
“天上5小时,地面要做50小时水下训练、穿戴120多公斤装备入水,长达4小时不间断训练、一次体能消耗相当于跑“全马”,训练结束体重能降一两公斤...”
为了能让自己的梦想早日实现,王亚平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这些刻苦的训练过程。
每次结束后,手抖得连吃饭都拿不稳筷子,可即便如此,她也从未想过放弃。
“身体是很累,但是练完后,技术有成长了,我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这种感觉是幸福的,所以我特别高兴。”
终于,在2013年,经过重重选拔,王亚平以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超强的心理素质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第二位女航天员,与聂海胜、张晓光一起乘神舟十号进入天空。
王亚平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家里人希望她读中专,不愿放弃大学梦的她背着家人报考了高中。
这次大胆的选择,让她在高考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我国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她毅然抓住了这次机会。
进入飞行学院后,她经受住了一次次拉练、游泳、跳伞等特殊训练的考验。
23岁那年,电视里杨利伟飞向太空的激动一刻,让她的梦想也从飞行梦变成了航天梦。
“我们有了男航天员,也会有女航天员。”
2009年,她终于迎来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首次选拔女性预备航天员的机会,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通过了层层考核检查。
虽说,和男航天员相比,女航天员在体力方面难免有差距。但王亚平认为,太空环境不会因为女性到来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是女性就降低门槛。在平时的训练内容、训练标准、要求上,她默默对自己提高了要求。超重耐力训练中,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她要承受8个G的重力加速度,呼吸困难,面部扭曲变形,甚至连眼泪都甩了出来。
训练机旁边有一个红色的按钮,在航天员感觉坚持不住的时候可以按下去停止训练。可是这么多年,王亚平从来没有按下过那个按钮。因为她一直以超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纵观全世界,目前进入过太空的500余位航天员中,女性占比不到1/9。其中,我国占了两位——神舟九号的刘洋和神舟十号/十三号的王亚平。
“航天航空是男人做的事”,这样的刻板印象正在慢慢被打破。永远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向着自己的目标,无畏地前进就好了!
“在我的字典里就没有‘放弃’二字”
在王亚平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放弃”两字。在追梦飞天的路上,她一次次挑战自我,挑战极限。
比如在太空中有抽血项目。以前,王亚平想都不敢想,后来也只拿萝卜练过手。但没想到,乘组第一次进行抽血训练时,她自告奋勇第一个站出来尝试,干脆利落,动作非常标准。“成为航天员后,我发现自己做了很多以为自己做不到事,这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她说。
超重耐力训练,起初是王亚平突破不了的瓶颈,考核成绩总是二级。这项训练需要有较强的腹肌力量和背肌力量。体型偏瘦的她腹肌背肌不够,为此,王亚平在增强心血管功能和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上想办法。她除了正常体训外,还每天给自己开小灶。
据王亚平的体质训练教员谷志明说:“每次她都要针对出舱任务加练臂力,抓握铅球、俯卧撑、举杠铃等等。体质训练中,她总走得最晚。”
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坚持。
王亚平,女,汉族,籍贯山东烟台,中共党员,1980年1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00年5月入党。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副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大校军衔。
2010年5月,正式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2013年7月,王亚平被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2021年10月14日,确定王亚平成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10月16日,王亚平等3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