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技>正文

喀秋莎原理

2023-06-08 22:18:46 互联网 未知 科技

喀秋莎原理?

喀秋莎原理

喀秋莎火箭炮都是采用多管组合式的布置方式,根据口径不同有数个和数十个发射管。

火箭炮发射的原理就是利用火箭发动机燃烧形成气体压力从尾部喷出产生作用力,火箭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脱离发射管向前射出,这个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形成必然会给发射管带来振动作用,因此,火箭炮的连续发射就不能从一侧开始连续发射,而是左边一发右边一发交替发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减少发射时产生的振动偏差,增大精度。这是目前火箭炮普遍的发射方式,也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潜艇发射导弹的要求:这个有点复杂了,我们以弹道导弹核潜艇为例子。

弹道导弹核潜艇发射弹道导弹时的深度不能太深,太深的话导弹从发射管发射出来时容易受水流的影响,同时出水时海浪的冲击会使导弹的垂直角偏差过太,我们从视频中也能看出来,几乎都有一种快要横过来的感觉,特别是冷发射时更明显。通常的深度为30~50米左右,而且潜艇的速度要慢速,导弹出发射筒的速度很慢,如果速度太快,导弹巨大的截面积受水阻力作用会折断或是损坏弹体。

潜艇由于在水下,靠调节吃水来保持平衡和深浅,而一枚弹道导弹的重量有几十吨,通常搭载12~24枚,分两排布置,如果从一侧连续发射,势必会造成潜艇的配平失衡。因此潜艇发射导弹时和火箭炮是一样的,前左(右)一枚,后右(左)一枚交替发射,这样就对平衡破坏小。

另外潜艇的发射时其导弹的密封盖的打开很困难,在水压的作用下是很难打开的,打开后瞬间涌入的海水压力会容易破坏导弹的弹体,因此,在发射前导弹的弹筒要首先加压或是加注海水,使发射筒内和筒外的压力一致,就像发射鱼雷一样,这种发射适合热发射方式。

有着“炮兵之王”称谓的“喀秋莎”火箭炮,它的正式型号是“BM-13”由苏联设计生产,以斯拉夫少女为命名的火箭炮,是军事史上当之无愧的明星武器,作为战斗民族暴力美学的集中体现,它的一切设计逻辑都是为了追求狠猛的火力,但不同于其它榴弹炮需要汽车拉,这种火炮完全是装在车上的,就使得他拥有着极强的机动性,火箭炮是发射火箭弹的装备,而火箭弹可以理解成她是一个大号的窜天猴,或者说是不能精确制导的导弹,它通过反冲原理,尾部喷火来推动弹体前行,并通过弹头爆炸产生杀伤力,只要把火箭弹配上导轨再装上卡车,喀秋莎火箭炮基本的机构就算完成了。

用一台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动一个战斗部,弹体上再辅以稳定翼之类的;至于发射架,火箭炮可以采用筒装的发射架,但是更多的是采用简易的导轨发射。

喀秋莎火箭炮在苏联军中被编成火箭炮连作战,遇到大的战役也会以营的规模投入作战。不管哪种使用方法,苏军都是将喀秋莎作为一种面覆盖武器使用,而不是精确打击武器。

1、“喀秋莎”是多管火箭炮。这个火箭炮被苏联在二战中大规模生产,并投入使用。这个“喀秋莎”火箭炮是苏联造的,是苏联国家的,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我国抗美援朝所用的“喀秋莎”可能是引进苏联,或者购买苏联的。

2、从《金刚川》的影视中就可以看出来,这种火箭炮可以一次发射多枚炮弹。这也是瞬间将美军隐藏基地炸毁的原因之一。其次,这种火炮价格低廉,容易生产。从电影中可以看到,当时“喀秋莎”多次发射,由于装弹时间长所以绝对不是一架火箭弹,推测至少有三架“喀秋莎”火箭炮。

3、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喀秋莎”可以装在卡车上,这样一来就变成了移动炮台,灵活性机动性大大提高,可以很好地打击敌方。而“喀秋莎”的缺点也显而易见,换弹时间长、精度较低。

其实,抗美援朝中的“喀秋莎”是一种多管火箭炮,也是第一种被苏联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规模生产、投入使用的自行火箭炮。

该炮射击火力非常强大,杀伤范围大,是针对打击敌人密集区域和摧毁坚固工事的有效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功不可没。

在1938年10月,苏联针对火箭炮车载实验正式开始,1939年3月,喀秋莎火箭炮试制成功,到1940年喀秋莎火箭炮已经生产了6门。

喀秋莎火箭炮是固体燃料火箭,装填在发射车的两排工字型导轨上。

发射原理为电打火启动,然后靠燃料燃烧的反冲作用将战斗部推出。

推进部会在飞行过程中熄火,战斗部在空中凭借惯性抵达目标区域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