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旅游>正文

我国湿地生态旅游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景区的解说要遵循哪些原则

2023-03-11 13:50:59 互联网 未知 旅游

我国湿地生态旅游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我国湿地生态旅游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景区的解说要遵循哪些原则

开发中的问题
  1、湿地生态旅游资源退化、污染严重,动植物种类和数量锐减。
  由于诸多人为原因,我国的湿地面积锐减。近年来,青海湖的湖面面积减少了301.6km2,昔日的鸟岛变成了半岛。目前,鄱阳湖的天然水域面积从1954年的5100平方公里缩小到了3900平方公里;洞庭湖区面积1949-1975年30年间减少了1659平方公里。三江平原直到现在仍然在被大量的开垦为农田。
  同时,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化肥、农药被排入湿地,湿地水质遭到极大破坏,污染的加重也使得湿地的生态功能日益下降。
  2、管理者、旅游者及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导致旅游开发中生态破坏严重。在现实的开发利用中,旅游者往往认识和享受了湿地,却忽视了对湿地的保护。一些所谓的生态旅游者并不具备进行生态旅游的资格,他们中甚至有人不知生态伦理道德为何物。由于旅游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产业,一些管理者和社区居民为谋得短时暴利,不惜对湿地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甚至进行毁灭性的开发。参与者与开发者的生态意识的薄弱是导致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严重受损甚至退化、生态功能受到极大损害的重要原因。
  3、湿地保护、社区扶贫经费投入不足,旅游收入分配不合理。
  投资者和管理者在实现资金回笼的同时,应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对湿地资源进行维护,必要时应对受损湿地进行建设性恢复。但是,由于受经济利益的趋势,开发者往往重开发轻保护,很少或几乎不拿出资金进行资源的保护与建设,这给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社区扶贫是湿地生态旅游的又一重要功能,而有些社区,当地居民得不到应有的利益,日益增多的游客又扰乱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这使得他们原本薄弱的生态意识更加淡薄。
  开发的对策
  1、加强对现有湿地的保护,对已破坏湿地进行建设性恢复。
  实践证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现有湿地资源的最有效的途径。但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数量仍然太少,面积也太小,现有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不能有效的保护湿地资源。我们应在对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加强管理的同时,增加湿地保护区的数量,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对湿地及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和监测工作,为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可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对已破坏湿地进行建设和恢复的方法主要有休牧、休渔、建设生态工程等。生态工程是恢复已破坏湿地的一个根本性办法,它是指通过人为的培育替代生境来代替以污染了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工程时,应注意替代生境与原生境的功能相等性。
  2、着力塑造旅游形象,全面开发旅游产品。
  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也需要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在湿地生态旅游区的形象设计上,要着重突出湿地的生态功能及其生物多样性。
  在设计旅游形象还应设计出相应的载体,如旅游纪念品、景区吉祥物、宣传口号等。我国湿地生态旅游产品的主要类型有: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科学考察、科普教育及生态美食。其中生态观光中的观鸟活动是湿地最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也是当今世界上最热门的旅游活动之一。
  3、与原有产业相结合,开发新的湿地生态旅游项目。
  在开发式地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不应将原有的湿地产业全部废除,而应将旅游业与当地的传统产业相结合,开发出湿地旅游与湿地农业、渔业相结合的旅游项目。
  4、将湿地生态旅游纳入到地区旅游发展规划之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基本上都与一定类型的其他旅游资源并存。我们应综合考虑地区的资源状况,在地域分工理论的指导下,将其与周边资源共同开发,形成整体协调的大旅游区。
  5、加强法律和法规建设,将湿地生态旅游纳入法制化轨道。
  我国开发湿地生态旅游中的很多问题都与缺乏明确的法规、条例有关。政府应制定适宜的湿地保护、利用和管理条例,并加强监督和检查。(

生态旅游景区的解说要遵循哪些原则

我国湿地生态旅游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景区的解说要遵循哪些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生态化规划应该遵循整体性原则,既要考虑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又要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还要考虑景区内外生态环境的交互作用,把生态化的要求贯穿于景区各项规划之中。 二、协调共生原则 生态化规划面对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多元化和组成的多样性特点。子系统之间及各生态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直接影响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景区生态旅游规划中坚持共生就是要使各个子系统合作共存,互惠互利,提高资源利用率;协调指保持系统内部各组分、各层次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有序和相对平衡。 三、区域分异原则 不同地区的生态系统有不同的结构、生态过程和功能,规划的目的也不尽相同,生态化规划必须在充分研究区域生态要素功能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如森林公园与主题公园,一个偏自然景观,一个是偏人工景观,前者注重生态服务功能,后者生态服务功能会少些,社会效应会重些。 四、高效和谐原则 生态化规划是要建设一个高效和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因此生态规划要遵守自然、经济、社会三要素原则,以自然环境为规划基础,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人类社会对生态的需求为出发点。

生态旅游的四大功能是什么?

我国湿地生态旅游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景区的解说要遵循哪些原则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的特征有:   (1) 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2) 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   (3) 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   (4) 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由于生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从而使生态旅游兴起成为可能。

生态旅游的八个标准是什么?

我国湿地生态旅游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景区的解说要遵循哪些原则

2002年10月21--25日,《国际生态旅游标准》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国际生态旅游大会上正式公布实施。根据《莫霍克协定》的精神,《国际生态旅游标准》提出了生态旅游产品的八大原则,即:
1. 生态旅游的核心在于让游客亲身体验大自然;
2. 生态旅游通过多种形式体验大自然来增进人们对大自然的了解、赞美和享受;
3. 生态旅游代表环境可持续旅游的最佳实践;
4. 生态旅游应该对自然区域的保护作出直接的贡献;
5. 生态旅游应该对当地社区的发展作出持续的贡献;
6. 生态旅游尊重当地现存文化并予以恰当的解释和参与;
7. 生态旅游始终如一地满足消费者的愿望;
8. 生态旅游坚持诚信为本、实事求是的市场营销策略,以形成符合实际的期望。
2004年8月,《国际生态旅游标准》进行了第一次重大修改,生态旅游原则的表述更加具体化,并归纳为以下11个方面:
1、 生态旅游经营者公开承诺遵循生态旅游的原则,并纳入管理体系,以确保其实施效果;
2、 生态旅游让游客亲身体验大自然;
3、 生态旅游为游客提供体验自然和文化的机会,以增进其对自然和文化的理解、欣赏和赞美;
4、 在生态可持续和了解潜在环境影响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生态旅游经营方式;
5、 生态旅游产品在经营管理方面采取生态可持续的实践,保证经营活动不影响环境质量;
6、 生态旅游应该对自然区域的保护作出切实的贡献;
7、 生态旅游应该对当地社区的发展作出持续的贡献;
8、 生态旅游产品在开发和经营阶段都必须保持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敏感;
9、 生态旅游产品应满足或超出游客的期望;
10、 生态旅游向游客提供有关产品的真实准确的信息,使游客对产品有符合实际的期望;
11、 制定行为守则,使生态旅游产品对自然、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化,并且保证依照制定的行为守则进行经营。

生态旅游规划的设计内容有哪些?

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而且不同的规划层次其内容也不一样。对于区域性的生态旅游规划而言,主要是强调战略性与宏观性,以发挥政府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背景情况的介绍
对生态旅游地的基本现状(包括自然地理概况、社会经济状况、生态环境质量等)、生态旅游资源的规模与质量、开发建设条件、规划的理论依据与指导思想逐一分析说明,以提供规划的基础理论与数据,为更好地理解规划思路奠定基础。
(二)生态旅游产品系统的规划
生态旅游产品系统是指生态旅游区内开发的对生态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满足各种旅游需求的吸引物体系,包括景区景点、娱乐设施等有形实体的设置和社区形象、民族文化等无形吸引物的挖掘,以及这些吸引物通过空间组合形成的专项旅游活动。生态旅游产品系统规划应结合规划地的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特征,还要结合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出游规律,力求供需一致。
(三)配套设施系统的规划
生态旅游活动离不开配套设施的支持,配套支持系统是保证生态旅游活动同时起着协调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作用。生态旅游配套支持系统主要包括保护工程规划(含生物资源保护、景观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安全工程),基础设施规划(包括交通、能源、通讯、金融、供水、排水、环保等),服务设施规划(包括餐饮、住宿、娱乐、购物、医疗、标牌等),组织管理规划(主要有管理体制、组织机构、机构设置、开发建设策略等)和投入产出分析(包括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生态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早在99生态环境旅游年的时候,当时推出的生态旅游的类型主要包括了观鸟、野生动物旅游、自行车旅游、漂流旅游、沙漠探险、保护环境、自然生态考察、滑雪旅游、登山探险、香格里拉探秘游、海洋之旅等十大类专项产品,共193项,向世界推荐开展生态旅游的森林公园119个,《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中国风景名胜区7个,中国生物圈保护区19个,中国植物园11个。1999年,国家旅游局同有关部门逐步规划开发,建设了一批生态旅游区,主要类型包括了海洋、山地、沙漠、草原、热带动植物等。我国生态旅游形式已从原生的自然景观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旅游对象包括原野、冰川、自然保护区、农村田园景观等,生态旅游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
最后,旅游专家和2007中国国际生态旅游博览会专家告诉我们:虽然生态旅游的实践在不断地进行,但是针对我国的生态旅游开发,许多专家和学者仍存有异议。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应当把生态保护作为既定的前提,把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求知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首先,在开发经营上,生态旅游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应该在科学技术的密切参与下运作,要求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必须要对所处地区生态系统的特点非常了解,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知识。其次,在市场方面,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要求参与者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因此,参加生态旅游的旅游者需要旅游者具有一定环保意识,这也是与大众旅游的明显反差。而目前我国很多生态旅游实践并没有达到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着重强调了生态旅游“认识自然、走进自然”的一面,而忽略了生态旅游“保护自然”的目标,各地开展的生态旅游产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产品,而是自然旅游或者是观光旅游的另一种形式。
2007中国国际生态旅游博览会是一次促进经济发展、生态旅游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化的产物,她的出现,不光是中国旅游新形势的需要发展,更是世界格局下旅游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各地在旅游资源匮乏的时候,刺激各地旅游发展,提升旅游经济的新起点。

高水平生态旅游规划的重要性?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呼唤高水平的生态旅游规划,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类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但其发展又会影响生态系统和文化资源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所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就在于如何处理好当前旅游发展与旅游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即在保持和增强未来发展关系的同时满足目前游客和旅游地居民的要求。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感受的带有责任感的旅游,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受到了世人的青睐。但是生态旅游本身不可能拯救正在不断消失的生态系统。正如有些专家所指出的那样"实际上除非它(生态旅游)经过规划保证使环境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获得经济效益并使当地公众参与,否则它确实会有损于环境和当地人民的利益。"即生态旅游能否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取决于生态旅游规划的质量。一旦规划不当.不仅不能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反而会使旅游资源受到更严重的破坏。
高水平的生态旅游规划,它必须以生态原理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指导思想,将环保观念融汇于整个规划之中。铭智旅游规划认为它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标准:①把商业性的旅游活动与旅游地资源保护结合起来。即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减到最低程度。②在旅游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作出实质性贡献,维系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③保持并支持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活动、设施。④协助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⑤支持旅游地当地的经济发展。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生态旅游规划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在生态旅游开展比较成功的美国、肯尼亚、日本、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国家,都分别制定了保证生态旅游规划质量的法规、条例和规范,有一批专门从事生态旅游规划的专业机构、企业,生态旅游规划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保证,从而使生态旅游真正起到了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1、生态旅游规划中,应注重运用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保持其稳定性,从而使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不被破坏 2、一定要充分发挥其生态旅游潜力,把握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挖掘其文化的内涵,开发出适销对路、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产品,展现出地方资源的特色。3、认真分析生态旅游活动与环境承载力、生态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有效协调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及其组分间的相互关系,全面考虑生态旅游规划所涉及的因素,实现整体优化利用。

农村生态旅游规划要注意些什么?

农村生态旅游规划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保护优先原则;容量限制原则;分区规划原则;适度开发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环境管理原则;法律保障原则。此外,远景设计研究院认为生态旅游规划中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定位,定位一个旅游形象。以什么为主,比如服务型,观光型,综合型。农村生态旅游必须定好位,这样规划起来才有着针对性。
其次是生态文化的循环,协调。不能单一的追求利益,不然即使是规划的好,也会很快失去它的本色被人所遗弃。
最后是生态旅游功能的完善,农村的生态旅游是以休闲,娱乐,科普知识等为主,要在规划中体现出来。

请列举生态旅游规划中主要的生态学理论基础

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天创智业的角度看生态旅游规划谈论自己的观点。这下生态区的规划,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合理的景区生态设施利用率,实现生态评价的生态和风景名胜区规划是必要的。 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旅游业下一个浪潮,我们的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文化,景区城市化的发展,地方特色消失的危机中所面临的商业化,最后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所有景区的同质化,风景秀丽的景观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这就要求风景秀丽的规划参考的理论,景观生态学,生态道德,生态,生态环保技术领域的规划和设计概念的使用。 生态规划,规划的生态适宜性分析前,应用生态学,经济学,地球科学,数学等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来确定一个适宜的景观类型和限制,除风景名胜资源和环境的适当水平,并提出建议,为景区旅游开发中的土地利用方式。 计划把重点放在利用生态技术,如生态材料的使用,本土化植物配置,低耗能技术的应用,绿色的植物,环境,生态友好型材料和技术。具体的区域规划和控制开发强度较常见的,有限的旅游区,生态材料的使用,控制游客容量的旅游区?旅游设施,该网站的布局,大小,风格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尽可能地就近取材,就地取材。 此外,我们还必须考虑生态经济学景区生态规划与能力,以避免落入泛生态的误解。首先,是一个渐进的风景优美的生态工程,生态设施和生态技术的适用性,实用性,成熟,必须与风景名胜资源相结合,进行可行性分析,逐步实现景区生态。 其次风景秀丽的生态规划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的规划设计可以成为一个卖点的生态区域或项目,建立生态和旅游收入的正相关关系,并促进景区管理主动促进景区生态过程,如香格里拉大酒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