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游轮旅游走上水还是下水?哪个好? 桂林漓江风景区在哪里上船?
长江三峡游轮旅游走上水还是下水?哪个好?
三峡豪华游轮航向的选择(是上水好,还是下水好呢?)
通常所说的上水指的是游轮从宜昌出发逆水而上抵达重庆,下水指的是从重庆出发顺流问下。
在中国人的眼里,下水意味看一帆风顺,很多人原意选择下水。但是上水行程时间较长一些,更适合于观光,不至于匆忙游览,所以我们的专业意见是走上水较好
。选择上水还是下水,还是要和你的假期时间、想要参观的项目和您的意愿综合起来考虑。推迟一个航班,一般需要一周的时间。
三峡游轮下水的优点:
船速快,顺水行舟,平均时速28一30公里。时间短(4天3晚)。
游轮晚间行船,但客人的休息娱乐不受行程的影响(因餐厅和舞厅等娱乐设施往往设在船体震动较大的尾部)。
白天安排停靠景点,并且游船按时等待,三峡两岸风光可一览无余。
三峡游轮下水的缺点:
行船快,通过景点的时间快。8公里的瞿塘峡几分钟就可过,欣赏时,忘了拍照;有时拍照影响观赏和听导游讲解。
下水费用高(票价原因属于长江游轮惯例)。
如果乘座小船,人多时,显得拥挤。
三峡游轮上水的优点:
上水游船平均时速达每小时15一18公里。有足够的时间观赏沿岸风光,聆听讲解。提问题,有较充足时间合影留念。
费用低,上水一般比下水时间长,大多是5天4晚,但价格低2030%,按每天计算费用,单价更低。
上水有了较多休闲、轻松的时间使您对中国山水文化、历史等进行学习和了解以及参加船上各种保健讲座和娱乐表演活动。
三峡游轮上水的缺点:
船速慢,对于在大陆观光时间有限的客人,会觉的时间漫长。
桂林漓江风景区在哪里上船?
1.漓江发源于桂林北部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流向为由北至南,流经桂林市区,阳朔等。目前官方游览漓江码头为以下几个:
A.市区段漓江 龙船坪码头 船票50
B.大漓江(俗称的) 磨盘山码头或挨着的竹江码头 船票210起(磨盘山210,竹江275以上)
C.兴坪码头 桂林-阳朔1.5小时 阳朔-兴坪40分钟车程。。。这码头官方营运的游船一般只对旅游团开放
D.阳朔县城西街尽头还有一码头 此码头游船游览漓江段为 阳朔县城-福利 之后返回。160
旅游的概念是什么?
关于旅游的定义有很多种,这里分别介绍如下:
(1)概念定义。旨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用以确定旅游的基本特点以及将它与其他类似的、有时是相关的,但是又不相同的活动区别开来。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艾斯特定义,1942年,瑞士学者汉沃克尔和克拉普夫指出:“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因而永久居留,并且主要不从事赚钱的活动。”
(2)技术定义。用它来为统计和立法提供旅游信息。各种旅游技术定义所提供的含义或限定在国内和国际范畴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定义的采用有助于实现可比性国际旅游数据收集工作的标准化。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推荐的技术性的统计定义:旅游指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她)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旅游目的包括六大类:休闲、娱乐、度假;探亲访友;商务、专业访问;健康医疗;宗教/朝拜;其他。
(3)交往定义。1927年,德国的蒙根?罗德对旅游的定义,旅游从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4)目的定义。20世纪50年代,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旅游研究所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可以理解为是暂时在异地的人的空余时间的活动,主要是出于修养;其次是出于受教育、扩大知识和交际的原因的旅行;再是参加这样或那样的组织活动,以及改变有关的关系和作用。
(5)时间定义。1979年,美国通用大西洋有限公司的马丁?普雷博士在中国讲学时,对旅游的定义为,旅游是为了消遣而进行旅行,在某一个国家逗留的时间至少超过24小时。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各个国家在进行国际旅游者统计时的统计标准之一:逗留的时间。
(6)相互关系定义。1980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伯特?麦金托什和夏西肯特?格波特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可以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访问者的过程中,由于游客、旅游企业、东道政府及东道地区的居民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引发的各种现象和关系,即旅游的综合性。
(7)生活方式定义。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1985年对旅游的定义为,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
(8)“游憩中国网”定义。旅游的内涵——旅游是人们在非定居的城市、乡村、景区和度假区围绕生态、文化、康体、游乐等功能进行的游憩活动。旅游的外延——旅游应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旅游项目、旅游产品等由大到小的一系列范畴。
韩国游轮旅游好玩吗?
很不错,主要是邮轮上非常是惬意,邮轮旅游也是中国最火的旅行方式。 邮轮旅游是用邮轮将一个或多个旅游目的地联系起来的旅游行程。这种旅行方式始于18世纪末,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邮轮度假风潮是由欧洲贵族开创的,它的精髓在于全家人借浩瀚的海洋去寻访历史,是种优雅、闲适、自由的旅行,是欧美人最向往的度假方式之一。 游轮旅游是一种“慢生活”,它也诠释着旅行的本质。在某个层面上说,出国旅行在很多人来说,就像开名车、穿名牌一样被贴上了时尚的标签,很多人一次出国旅行走很多国家、在那些世界级的“旅游商标”前拍照、购买一大堆世界名牌,其实多是在旅行后,给亲朋们更多可炫耀的谈资,这种旅行可以被定义为一种“面子旅行”。然而,邮轮是一个相对的封闭空间,可以避免外界干扰,完全放松。邮轮特殊的节奏加上公海上时常没有手机信号,使人处于一种专属自我的空间,此时,与同学、亲朋聚会,或是在踏着邮轮迎向海风,如此的“慢生活”才是邮轮游的魅力所在。随着更多有过出国旅行经验的游客开始尝试不同主题的休闲旅行,休闲、享受的观念正慢慢地植入人心。经历了最初的景点游览之后,我们正在进入旅游方式的转型阶段,从游览观光逐渐走向观光结合休闲度假的时代。 邮轮是海上漂浮的度假村,省去车马劳顿,享受旅游的每分每秒。邮轮的精彩生活一般从晚上开始,盛大的晚宴、各色酒店、演出、剧场会让黑夜变得短暂。而中午则是邮轮的早晨,只有吃完午饭,邮轮才开始热闹起来,在甲板上享受日光浴、打高尔夫、在泳池游泳、在健身房做运动、在美容室做SPA、在咖啡馆聊天,如此享受生活,你终会爱上邮轮。
世界旅游组织是如何定义旅游这个概念的?
1963年,联合国国际旅游大会在罗马召开。这次大会是当时的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英文名字的缩写为IUOTO,即现在的世界旅游组织,英文缩写为WTO)发起的。 大会提出应采用“游客”(Visitor)这个新词汇。游客是指离开其惯常居住地所在国到其他国家去,且主要目的不是在所访问的国家内获取收入的旅行者。游客包括两类不同的旅行者: ——旅游者(Tourist):在所访问的国家逗留时间超过24小时且以休闲、商务、家事、使命或会议为目的的临时性游客; ——短期旅游者(Excursionists):在所访问的目的地停留时间在24小时以内,且不过夜的临时性游客(包括游船旅游者)。 从1963年开始,绝大多数国家接受了这次联合国大会所提出的游客、旅游者和短期旅游者的定义以及以后所作的多次修改。 在1967年的日内瓦会议上,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提议,应该建立一个单独的游客类别。旅游者至少要逗留24小时,然而,有些游客外出游览但于当日返回了居住地,这些人被称为“短期旅行者(Excursionists)”、这类游客包括了不以就业为目的的一日游者、游船乘客和过境游客。短期旅行者很容易与其他游客区分开来,因为他们不在目的地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