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旅游>正文

高唐去泰山旅游社组团一日游多少钱 泰山旅游景点及各景点门票价格?

2023-03-30 05:20:51 互联网 未知 旅游

高唐去泰山旅游社组团一日游多少钱

高唐去泰山旅游社组团一日游多少钱 泰山旅游景点及各景点门票价格?

基本价格在300左间,普通一日游,每个旅行社都有不同的报价,乘坐的大巴类型,景点门票,用餐情况等都会影响报价的不同。
参考行程:
8:30左右到达泰安,游览五岳独尊的泰山【游览时间6小时左右(含用餐时间)】。从天外村换乘景点旅游车至中天门(车程约30分钟,如果景区游客比较少,有可能会等小交通坐满游客),9:30左右开始从中天门步行上山(也可选择坐泰山索道从中天门至南天门),沿途游览云步桥、十八盘、升仙坊等景点(1.5--2小时左右)。至南天门后游览天街、碧霞祠、玉皇顶、日观峰等景点(往返1小时15分钟左右),中餐自理,中餐后下山,1小时15分钟左右到中天门,乘泰山景区交通车下山(30分钟),然后乘车返回

泰山旅游景点及各景点门票价格?

高唐去泰山旅游社组团一日游多少钱 泰山旅游景点及各景点门票价格?

泰山主峰傲然拔起,环绕主峰的知名山峰有112座,崖岭98座,溪谷102条,构成群峰拱岱、气势磅礴的泰山山系。东路登山由大直沟到中天门后再至岱顶,为汉武帝登封泰山之路。岱顶海拔1500多米,有日观峰、月观峰、丈人峰、象鼻峰簇拥,亦有碧霞祠、玉皇庙、瞻鲁台、仙人桥衬托。身在岱顶放眼远望,群山河流、原野村庄尽收眼底,且时常可见“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和“云海玉盘”四大奇观。泰山一日游可选择御道登山线,这是古往今来最主要的登山旅游路线,风景秀丽,景点集中。上午游遥参亭、岱庙、岱宗坊、红门宫、万仙楼、斗母宫、卧龙槐、柏洞、壶天阁、中天门(中天门乘索道,可“一步登天”,七分钟直达岱顶)、南天门、天街,下午游碧霞祠、大观峰、玉皇顶、日观峰、瞻鲁台、丈人峰,步行下山游十八盘、五松亭、云步桥、快活三里、增福庙,坐旅游车下山至天外村。 桃花峪位于泰山西麓,上段名桃花源,下段称桃花峪。因古时桃林满谷而名。又取义唐李贺“桃花乱落如红雨”诗意,名红雨川、红甫川。 这条线路上世纪90年代前较闭塞,只有一条土路蜿蜒曲折通达山顶,且少有游人。进入90年代,先后修建了索道和盘山水泥公路,因登山条件改善,游人大增。比较其它几条登山旅游线,桃花峪登山线是最为便捷的一条登山线路,尤其对于沿公路从北方来的游客更是如此。 说它是最便捷的登顶路,一是登山大门西距104国道只有3公里,尤其是济南、北京等北方来客,不必进泰安市区便可直接进山,省却了塞车辗转之苦。二是这条登顶路相对其它路线,山路较平缓,路途也较短。又因没有盘道,一般游客不从这条路徒步登顶。游客至此景区,先乘汽车后坐索道,轻轻松松可达山顶。 具体游览过程为:从104公路看到醒目的路标后东拐,行约3公里,便可见路南侧有一大型停车场,这里便是登山起始处。一般情况下(尤其在旺季),自驾车不许上山。您只能将自驾车存放在该停车场,然后购买登山门票(102元)换乘景区中巴车上山(票价上行20元、下行18元)。乘车约半小时到达桃花源索道站,再换乘索道(上下行均为47元),九分钟后就可抵达岱顶。

泰山一日游的攻略是什么?

高唐去泰山旅游社组团一日游多少钱 泰山旅游景点及各景点门票价格?

来吧,我是泰安人,给你个参考。
泰安的公交车最早也得6点半,所以你们到了泰山站(不是泰安站,那个是高铁)之后应该需要打车去爬山的。我的建议,爬上去,至少4个小时,看体力了,一般需要5-6个小时。如果能撑住走下来,不行就坐缆车索道。
上山:从火车站打车去红门,记得打表,趁着早晨,天凉快,开始爬山,应该在中午最热的时候之前到达山顶。费用:打车大概10多,门票127吧,记不清了,别的费用就没了。中午最热的时候在山顶,感受一下一览众山小的畅快以及泰山的人文气息,有很多的书法,碑刻,寺庙,古迹。
下山:我看看时间,走着下山有些悬,再说太累了。山顶:南天门,中间:中天门,之间有览车,中天门到山底有旅游车。建议,走着下十八盘,也就是从南天门走到中天门,然后坐旅游车到天外村,应该是30块钱吧,挺便宜。到了天外村就好说了,坐K3公交车到火车站(一定要记得是在“党校站”下车,因为火车站改造,没有修好站牌)
总体费用:火车站打车到红门:10多元,门票:127, 索道(待定):80, 下车的旅游车:30, 天外村-火车站:K3公交车:2元。这些费用全是一个人的。
提示:1.火车站出来一定要打车,不行就走出火车站再打车,因为那边的出租挺黑的,
2.既然打算不爬下山(中天门-红门这一段了),所以上山的时候可以慢一下,欣赏风景,没有回头路了,
3. 带足水即可,吃的少带点,因为爬山是个体力活,太累了。
有问题继续补充!
注意防暑降温,注意安全,尤其是十八盘,很陡。
祝你玩的愉快!

求个泰山一日游攻略!

早上开始上山,从8点左右开始算起,如果想省点劲就从天外村入口上,在天外村乘坐景区的旅游车到中天门(门票127+30上山车票=157元),到中天门下车(半山腰),然后可选择步行或坐缆车上山(缆车单程80,往返140),我建议步行,看体力情况1.5--2.5个小时可到南天门,然后在天街玉皇顶等日观峰游玩一圈大概要1-2个小时,午饭可在路上简单吃点东西就行,山上东西太贵,在山顶玩完后坐缆车到中天门,然后再坐汽车下山到中天门。我带客户通常都是2.30左右回到天外村。这样还有些时间我通常都带客户从天外村直奔岱庙,门票30,游览大概要1个小时(岱庙必须找导游,要不不看也罢,没导游看不懂的)。从岱庙出来后就5点多就可以住下或回去了,要是晚上不走,还有精力的话可以去天柱峰景区看封禅大典。 如果你年轻体力充沛,可以选择从红门景区入口全步行上山,门票125,。到山顶累了可以坐缆车然后做汽车下山,这样你下来大概也得5点左右,其他地方就不用考虑了,因为全程步行太累了。 不管你从哪上,有多年轻都建议你不要步行下山,你的腿会受不了的,大概要疼1个礼拜。(经常锻炼的除外)祝你玩的开心。

写泰山山的诗句古诗

描写泰山的古诗句如下:

1. 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元·贾鲁《登泰山》
意思:泰山是那么的高大, 其它山脉无法与它相比。
作者:贾鲁,字友恒。河东高平(今属山西)人,是元代著名的河防大臣,也是一位在治理黄河上卓有成效的水利专家。最后因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战争中去世,终年五十七岁。
2.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苍天。——《泰山咏》晋代谢道韫
意思:峨眉山虽然没有五岳之称!但海拔4000米的金顶之上云海偏偏!非常壮观!
作者: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意思: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描写泰山的诗句还有很多:
1.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唐·李白《游泰山》其二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2. 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3. 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元·王旭《游竹林寺》
4. 手摩红日登三观,袖佛黄埃看九州。——元·王奕《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
5.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6. 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7. 泰山天门,无室宇尚矣,布山张炼师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元·杜仁杰《天门铭》
8.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晋·陆机《泰山吟》
9.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南朝·谢灵运《泰山吟》
10. 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登岱》明代王世贞

古诗《望岳》的鉴赏600 字急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第一首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第二首咏华山之作,流露出官场失意之情。第三首咏衡山,流露作者爱国忠君之情。 作品原文 望岳 第一首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第二首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第三首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 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 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译文 第一首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第二首 西岳高耸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群峰在其周围则像他的儿孙。 怎么才能求得仙人杖,拄着它登上华山去玉女祠呢? 可进了车箱谷就难以回归了,而山峰像通天的箭尾直抵天门,难以登爬。 稍稍等待天气转凉后,登上山顶去,看山本貌。 第三首 传说南岳有朱雀,从百代以前的帝王开始,就有为岳分上下之礼。 在大半广阔的南方之地祀岳时,迅速吸取天地灵气。 朝廷对衡山施以祭祀之典,但治理国家在于德政而不是烧香点蜡。 巡视地方祭祀南岳,何等寂寥,当年的先人已早离去。 我身受世俗的法礼教德的阻碍,现在终于越潇湘,来到衡山了。 我终日或游走于山崖峻岭中,或在泛起清光的河上泛舟。 祝融山极为高耸,山顶似乎直触低处的昴星。 但诸峰中唯有紫盖山与华山不相上下,似与华山争高。 又听说以前的魏夫人成仙后与群仙翱翔于华山之空。 有时群峰顶上的气候,刮起的风像飞霜一样。 走长途的时间很紧,没有时间拄着杖爬上高崇的山岭。 登完山后,希望立即下山,到休玉堂去洗澡。 多次和郡守对话,问他这怎会有这样雄伟的衡山?这不得不咏赞我皇了。 祭祀用的玉忍耐世间之俗,而用于祭祀,但神会因此而降福人间的。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第一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第二首诗作于作者中年时,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而满是失意。第三首作于作者暮年。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第一首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壕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第二首 咏华山一首,作者所写的华山亦同样雄伟。不过,与年青时代一首相比,这无疑是一首失意之作。自天宝乱来,作者饱历忧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作者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遗一年境遇较佳,一直极备艰辛。因此,诗中亦有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作者发端“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即写华山崇高。作者虽然极欲登山,但“安得仙人九节杖”一句“安得”二字诘问,已表明了作者之愿难以实现。这好比作者欲要报国,却总是报国无门,无可奈何的心情。“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两句写作者仰望之余,预计攀登之路。不过这始终并未实行,只是作者在望岳时的盘算,藉以自我安慰而已。情况一如作者纵有一腔抱负理想,却只能空自盘算,无法行之于世。最后,本诗以“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作结,作者宦途的坎坷更是可见。现实环境的不顺,使得作者产生了厌倦宦途之情,期望于热闹中寻得凉冷以自疗创痛。以华山之顶比白帝之居,更表现了作者自感理想无可实现的失意徬徨。 第三首 咏衡山的《望岳》写于作者晚暮之年,首尾抒发议论,中间写景叙事。“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几句写历代帝王皆设职官崇礼衡山。“在德非馨香”句,寓有讽喻之意,以微婉之词道出,劝勉君主要以德治国。九、十两句,作者叙自己因世乱所驱投奔南国,所以有望岳的机会。接下来自“渴日绝壁出”至“散风如飞霜”写衡山景色,乃全篇中心所在。最后以祀岳之意作结,呼应起笔“秩礼”。而“曷以赞我皇”一句,杜甫爱国之心,强烈地洋溢于字里行间。这首《望岳》通篇皆流露着作者忠君爱国的情怀,即使飘泊江湖,仍是关心朝政,无日或忘。 总结 三首《望岳》旨趣、风格的不同,恰好能代表杜甫在青年、中年、暮年三个时期的心态。咏泰山的《望岳》表现的是一种积极用世的思想,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因而予人雄奇壮阔的感觉,全诗形成了遒劲峻洁、气魄雄放的风格;咏华山一首流露作者宦途失意,报国无门之情,代表杜甫中年时期失徨,动极思静的人生,此诗因而显得委婉曲折,沉郁顿挫;咏衡山的《望岳》即或是有所讽喻,代表杜甫晚年时期内敛安命,与人为善的人生。从中可稍得杜甫思想转变的轨迹。不过,无论他的心态如何改变,有一点始终是相同的,那就是他的忠君爱国之心了。青年时杜甫想要为国出力,中年时他虽不得意,却仍有报国之思,晚年时他念兹在兹仍是君主与朝政。 名家评价 第一首 范温《潜溪诗眼》:《望岳》诗云“齐鲁青未了”,《洞庭》诗云“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语既高妙有力,而言东岳与洞庭之大,无过于此。后来文士极力道之,终有限量,益知其不可及。《望岳》第二句如此,故先云“岱宗夫如何”……无第二句,而云“岱宗夫如何”,虽曰乱道可也。 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 仇兆鳌《杜诗详注》:诗用四层写意: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上六实叙,下二虚摹。少陵以前题咏泰山者,有谢灵运、李白之诗。谢诗八句,上半古秀,而下却平浅。李诗六章,中有佳句,而意多重复。此诗遁劲峭刻,可以俯视两家矣。龙门及此章,格似五律,但句中平仄未谐,盖古诗之对偶者。而其气骨峥嵘,体势雄浑,能直驾齐梁以上。卢世㴶曰:公初登东岳,似稍紧窄,然而旷甚。后望南岳,似稍错杂,然而肃甚。固不必登峰造极,而两岳真形已落其眼底。 浦起龙《读杜心解》:公望岳诗凡三首,此望东岳也。越境连绵,苍峰不断,写岳势只“青未了”三字,胜人千百矣。“钟神秀”,在岳势前推出;“割昏晓”,就岳势上显出。“荡胸”、“决眦”,明逗“望”字。未联则以将来之凌眺,剔现在之遥观,是透过一层收也。……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唐宋诗醇》:“四十字气势,欲与岱岳争雄。” 高棅《唐诗品汇》引范云:起句之超然者也。 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刘辰翁:“‘齐鲁青未了’五字雄盖一世。‘青未了’语好,‘夫如何’跌荡,非凑句也。‘荡胸’语,不必可解,登高意豁,自见其趣;对下句苦。郭浚曰:‘他人游泰山记,千言不了,被老杜数语说尽。’”周珽评“只言片语,说得泰岳色气凛然,为万古开天名作。句字皆能泣鬼磷而裂鬼胆。” 王嗣爽《杜臆》:“‘齐鲁青未了’、‘荡胸生云’、‘决眦入鸟’,皆望见岱岳之高大,揣摹想象而得之,故首用‘夫如何’,正想象光景,三字直管到‘入归鸟’,此诗中大开合也。……集中《望岳》诗三见,独此辞愈少,力愈大,直与泰岱争衡。诗垂近千年,未有赏识者。余初亦嫌‘荡胸’一联为累句,今始知其奇。钟伯敬乃谓:‘此诗妙在起,后六句不称。’犹然俗人之见也,又谓:‘定用望岳语作结,便弱便浅。’” 沈德潜《唐诗别裁》:“‘齐鲁青未了’五字,已尽太山。” 杨伦《杜诗镜铨》引刘须溪:“‘荡胸’句不必可解,登高意豁,自见其趣。‘割’字奇险。” 第二首 黄生:“‘玉女洗头盆’五字本俗,先用仙人九节杖引起,能化俗为妍,而句法更觉森挺,真有掷米丹砂之巧。”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