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旅游>正文

一轮复习必看

2023-04-07 14:37:46 互联网 未知 旅游

一轮复习必看


这篇文章是学姐询问了多位语文学霸和专业教师,综合了市面上几本大热的辅导书,

耗时一个月整理出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五重点知识,包括文学常识、难点重点、文言文知识点整理等。

高中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日渐积累的过程,只有把课内的知识掌握好,

才能实现知识的储备积累与迁移运用,最终考出高分。

让高考语文130+的学姐手把手教你学语文,关注学姐,保你学习不迷路!

顺手点赞收藏哟~

第一单元第1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故事情节

路遇李小二交代故事的时间地点,是情节发展的开始;

买刀寻敌为他走向反抗奠定行动基础,矛盾冲突紧张了起来;

看管草料场,局势又平缓下来;

雪夜杀敌是情节发展的高潮。

二、人物性格

林冲的性格: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正直,善良,侠义 ;刚猛激烈,嫉恶如仇;细心,缜密。

三、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1、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的内容做铺垫。

2、交代人物身份或活动场所,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

3、象征和暗示,深化主题。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2课 装在套子里的人

一、人物性格

别里科夫的性格:封闭、怀旧 、胆小、多疑

二、小说主题

1、社会的角度:揭露了沙皇政府对自由的压制,对人权的践踏,对民众的专制。

2、个人的角度:别里科夫作为一个小人物,既可恨又可悲,他思想上保守顽固,拒绝、恐惧社会进步,甚至到了荒谬的地步,别里科夫个人的一幕幕丑剧、喜剧、悲剧,都是黑暗的社会政治现实造成的,因此,别里科夫的形象折射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三、表现手法

小说主要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表现人物。

夸张,一是夸张人物形象,二是夸张人物的作用,这些夸张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展现了社会的真实本质。

讽刺,一是通过对别里科夫性格行为的夸张,嘲讽了“套中人”丑陋和可憎,二是以戏剧化的情节,描写别里科夫可悲的下场。他生平最怕出乱子,结果乱子偏偏找上他,挺好的婚事让他自己无端搞出了“乱子”,这不是绝妙的讽刺吗?

第3课 边城

一、故事情节

1、翠翠与祖父的祖孙情

2、翠翠与傩送的爱情

3、边城百姓间的睦邻情

第二单元第4课 《归去来兮辞》并序

一、通假字

乃瞻宇,载欣载奔(通横)翳翳以将入(通影)

二、古今异义

1.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古:不久今:寻求,追寻

2. 悦亲戚之情话

古:知心话 今:男女之间表示爱情的话

3. 亲戚

古: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兄弟 今:常用于与自己有家庭婚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成员

4. 幼稚盈室

古:小儿 今:指不成熟的做法

5. 于是怅然慷慨

古:感慨 今:指大方的行为

三、一词多义

1. 而

觉今是昨非(连词,表并列)门虽设常关(连词,表转折)时矫首遐观(连词,表修饰)鸟飞倦知还(连词,表承接)余之无罪也(代词,你)翁归(通尔,你的)人无信,不知其可(连词,表假设,如果)

2. 聊

乘化以归尽(姑且,暂且)民不生(依靠)

3. 夫

问征以前路(人)乐天命复奚疑(助词)

4. 故

便求之(所以)亲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5. 将

田园芜胡不归(将要)疑(且,又)暂伴月影(和,与)出郭相扶(扶,持)功赎罪(拿,用)王侯相,宁有种乎(将领)韩信兵,多多益善(统兵)

6. 心

因事顺(心意)既自以为形役(意志,精神之类)

7. 事

将有于西畴(指耕种之事)尝从人(指治人之事)

8. 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往,动词)吾已往不谏(诸位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悦亲戚情话(的)子于归(这个)学而时习,不亦乐乎(代词,这些)

9. 奚

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疑(什么)

10. 绝

请息交以游(断绝)率妻子邑人来此境(隔绝)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横渡)以小舟夜泊壁之下(陡峭的)不相干(全然,绝对)

11. 以

既自心为形役(介词,使、让)农人告余春及(介词,把)引壶觞自酌(连词,表目的)园日涉成趣(连词,表结果)木欣欣向荣(表修饰)子之矛攻子之盾(用)臣之妻妾皆美于徐公(以为,认为)家叔余贫苦(因为)第5课 滕王阁序

一、通假字

雨霁 (通消,消散)骖騑于上路(通严,整齐的样子)所赖君子见(通几,预兆)

二、古今异义

1. 千里逢迎

古:迎接 今: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2. 俨骖騑于上路

古:整齐的样子今:庄重

3.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古:困厄,处境艰难 今:没有钱,穷困

4. 阮籍猖狂

古:狂放 今:肆无忌惮

5. 君子见机

古:事前洞察事物细微 今:看机会,看形势

三、一词多义

1. 尽

宾主东南之美(全,都)潦水而寒潭清(没,干)则智者其谋(全部用出)聊乘化以归(完,尽头)

2. 故

豫章郡,洪都新府(旧)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桓侯使人问之(特地)既克,公问其(原因)

3. 属

时维九月,序三秋(属于,是)美池桑竹之(类)在骨髓,司命之所(在)

4. 且

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反而)北山愚公者,年九十(将近)存者偷生,死者长已矣(姑且,苟且)不者,若属皆为所虏(将要)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

5. 即

桂殿兰宫,冈峦之体势(依附)胡天八月飞雪(就)且壮士不死即已,死举大名耳(则)

6. 于

俨骖騑上路(介,在)访风景崇阿(介,到)烈猛火(介,表比较)闻四方(介,被动)盘庚迁殷(介,到)第6课 逍遥游

一、通假字

三餐而(通返,返回)而御六气之(通变,变化)汤之问棘也是(通矣,语气词)北有鱼(通溟,大海)此小大之也(通辨,区别)旬五日而后反(通又)小不及大(通智,智慧)

二、古今异义

1. 去以六月者也

古:风 今:气息,休息

2. 野马也,尘埃也

古:游动的雾气 今:一种形似家马的哺乳动物

3. 腹犹果然

古:饱的样子 今:副词,表事实与所说的一样;连词,表假设语所说相符

4.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古:一般人 今:大家,许多人

5. 抟扶摇羊角而上九万里

古:旋风 今:羊的角

三、一词多义

1. 为

以五百岁春(作为)则芥之舟(当做)奚以之九万里而南(句末表疑问的语气词)若属皆所虏(介词,被)不足外人道也(介词,向)

2. 若

泰山(像)夫(与夫共同表示至于的意思)止印三二本(连词,如果)入前为寿(你)曾不霜妻弱子(及,比得上)

3. 息

去以六月者也(风)请交以绝游(停止)长太以掩涕兮(叹息)

4. 志

《齐谐》者,怪者也(记载)寻向所,遂迷,不复得路(标志)故非有者不能至也(志向)博闻强(记)项脊轩(一种文体,记)

5. 穷

以游无者(尽)则独善其身(不得志)今多困(生活困难)欲其林(走到尽头)

6. 其

不知几千里也(它)皆出于此乎(大概)且行千里,谁不知(难道)自视也,亦若此矣(他们)天之苍苍,正色邪?远而无所至极也(是…….还是)第7课 陈情表

一、通假字

夙遭凶(通悯,可忧患的事)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常在床(通褥,草席子)

二、古今异义

1. 九岁不行

古:不能走路 今:不可以

2. 至于成立

古:成人自立 今:创立

3. 则告诉不许

古:申诉 今:让别人知道

4.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古:蒙受 今:洗澡;比喻受到润泽;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三、一词多义

1. 行

年四岁(经历)九岁不(走路)

2. 至

微至陋(极其)无以今日(到达)

3. 矜

犹蒙育(怜惜)不名节(自夸)愿陛下悯愚诚(怜悯)

4. 见

慈父背(代词,我,自己)二州牧伯所明知(看见)

5. 当

侍东宫(任,充当)死结草(应当)

6. 拜

臣郎中(授官)谨表以闻(奉上)

7. 亲

抚养(代词,亲自)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戚)

8. 薄

西山(迫近)门衰祚(微薄,少)

9. 于

星火(介词,比)是臣尽节陛下之日长(介词,给)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介词,被)求救袁术(介词,向)

以上这些就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二单元的内容啦,

第三、四单元的内容明天学姐会发出来哦~

大家一定记得要对照课文内容把学姐整理的知识点多读几遍,

不要求对照着字词死记硬背,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

以及大家还有什么其他的疑问或想看学姐整理的知识,

也可以在评论区提出。

顺手点个喜欢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