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综合>正文

课堂教学中如何转变师生角色

2023-04-30 05:27:03 互联网 未知 综合

课堂教学中如何转变师生角色?

课堂教学中如何转变师生角色

在21世纪人们面对着生机盎然的信息时代,作为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者,理应思考和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师生关系多向互动,生成动态的课堂,这是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然而,面对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有许多不可控的生成因素,教师也必然会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应对。

一、在新型课堂教学下动态课堂的概念与特点。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是学生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积极主动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创新能力和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

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①教师应根据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科具体的教学任务,从师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规律,设计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然后灵活机动的执行,以期用合理的投入(即师生时间、精力和资源耗费)取得最大的可能的效果,这个效果反映在学生身上,就是促进他们的素质获得最合理的发展。

课堂是一种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谓的“人”这一要素是双重的,一方面是教育者,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他们共同构成了这一动态的课堂。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在课堂中都有他们的价值取向。因为,教师在课堂中能充分发挥自我,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魅力,同时,学生在课堂中得到有效开掘,并掌握一定的元认知知识,体会到课堂学习的乐趣。

(一) 动态课堂的定义

“动态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运动的规律,创设动态情景,使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产生联想,展开发散性的思维活动,从而沟通横纵向的新旧知识。②

“动态生成”是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即时生成的资源,面对一个“活”起来的课堂,怎样有效的开发学生的“原始资源”呢?它是建立在对教材深入的解读和对学生的准确分析的基础上,是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捕捉、判断、选择、组织的意识与能力,是运用和提升教育智慧的体现,对于学生所呈现资源的可能性我们无法一一估计,也没有一定的解决“确定”情况的方法可套用,但我想,我们只有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反思,努力的倾听、理智地对待每一个课堂生成的学生资源,方可推进教学和促进教学的“过程生成”。③

“动态生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所谓“动态生成”就是指在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通过心灵对接,意见交换,思维碰撞、合作探讨,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方式而呈现出不同的生成价值。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开放的、互动的、真实的、多维的,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④它强烈要求教师确立“动态生成”的“课堂哲学”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形成课程的生成能力。

在课堂中重视学生提出的疑问,注重捕捉动态生成的资源,并巧妙地加以开发利用,机智地把“生成之球”抛给学生,让学生一起参与,共同研究新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还很好的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谓一石三鸟。

(二)动态课堂的特点

1.互动的交往,平等对话。

互动生成、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是师生“心灵对话”的舞台,这就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从课堂的统治者、权威者逐步下放到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意味着教师个性的自我完善——需要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

2.课堂的生成,基于精心预设。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M·加涅⑤提出“为学习而设计教”,“教”服务于“学”,服从于学生的发展,最终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构建互动生成课堂机制,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精心预设教案。

3、创生的价值,源开恰当引导

鲜明的课程生成意识要求教师完整地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维度的课程目标,注重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对课程目标作精细分解与设计,并时刻关注课程目标的达到程度和学生的发展状态。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为课程目标的实现不断地对预设课程进行创造性地处理。要为学生主动发展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足够的活动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二、在新型课堂教学下为什么要改变教师角色?

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要冲击和变革旧观念、旧模式。而新课程改革所要冲击和变革的正是我们教师们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一本书、一支笔、一讲到底”的“填鸭”模式。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力,要走进新课程,就必须作出积极应对,调整和转换自己的角色。教师要自学更新教育观念,从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入手,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大力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育,推行研究性、探究性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怎样转换自己的角色呢?归结起来,就是要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课程理念,一个是课程操作。

(一)教师在课程理念层面的角色转换

教育理念是无形的,但在教育实践中却能改变教育的面貌,决定教育的成败,影响教师的工作方式,制约教育活动的方向。因此,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树立新课程观念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立教的根基与转变教师教育行为的先导。以前,教师是课程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者和权威者。在大多数课堂上教师习惯于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纳入自己设计好的教学轨道之中,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或记。新课程则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努力,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二)教师在课程操作层面的角色转换

过去,教师教学的依据是教学大纲,教师只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地传授大纲中明确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忠实于教材,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

新课程改革用新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科学客观地面对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将教学过程动态化,将各种力量整合,使之科学化、合理化。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留有较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使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因而,教师应从多方面着手,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同时还应猎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博采众长,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合作,依靠群体的智慧,去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

三、在新型课堂教学下教师角色如何转变?

(一)根据动态课堂的主体要求,灵活变换教师角色。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应和学生平等对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我认为21世纪的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成为课堂生成的“助产士”,点拨课堂智慧的生成

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应像苏格拉底那样,做学生的思想上的“助产士”,为课堂生成的学生智慧“接生”。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生活的创造者,动态的课堂生成是基于师生互动的创造。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决定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富有创意,但陈述不清的信息资源,教师应采用简要概括,重点强调等方式让全班学生清晰地感受这一生成性资源的优势所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教师可追问补充的方式让学生和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对于学生生成的偏离方向且存在错误的信息资源,教师则应通过争论辨错,反思纠错等方式引领学生回归正确的轨道。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回答做精妙、简要的点拨,可以、激发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包括知识、能力、方法甚至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的可用性资源。但教师如果对学生原始的生成资源不给予及时引导点化,好么课堂生成的丰富价值将会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对学生学习产生误导“用一句话来说,把这么一个富有诗性的,情感的,想象的学科变得工具化,机械化,这对孩子们的灵魂的塑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言面喻。”⑥

2.教师要成为课常智慧的“引路人”,促使课堂更具魅力

面以生成,教学要成为课堂智慧的引领者,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让课堂生成更有价值。例如,有位教师在教《江畔独步寻花》时,预设的程序是:读诗题,了解背景;读诗句,弄清内容;想诗境,体会感情;诵诗篇,赏析特色。可刚上课教师便发现学生已背会这首诗,而且基本理解了内容,他马上意识到按预设的教案上将无趣又无效。于是他做出抉择,让学生根据多元智慧,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空间智慧强的学生选择诗配画,语言智慧突出的学生选择改写,肢体——动觉智慧发达的学生选择收集资料、到花园观察和表演,音乐智慧强的学生还配上自己熟悉的旋律,唱起古诗……最后,学生不仅深刻体会了诗歌内容,还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学习个性,找到展示自我的机会,丰富了对诗歌的感受和体会。

当然,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还要注意帮助学生实现课堂智慧的引申,促使课堂生成更有活力。这一点对课文的处理上显得龙其重要。文本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与教师开展学习活动的载体,文本的内容、价值取向等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进程的推进,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新课程观指引下,教师与学生有必要对现有教材做有效处理,智慧地引申,以互动生成的先进理念挑战文本、超越文本……

通过教师智慧地引申,可以架设起师生、生生、生本互动的平台,形成人人参与、自由对话,真诚沟通的学习氛围,开创学生思维任意驰骋、不断创新的境界。学生通过讨论、争辩,互相促进,共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见解、感受彼此的情感,达到心灵的感应、思维的共振、理解的共鸣,对文本产生深刻的不同的感悟,实现个体的超越、文本的超越,走向成性课堂的新境界。

3.教师要做课堂智慧的创造者,机智地对待动态课堂

语文课堂的生成是复杂的、动态多变的,需要教师具有足够的创造性教学智慧。教师必须理智地对待突发的课堂生成,灵活地调整教学的策略,把即时生成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列为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面对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需要有创造性的教学智慧。

(1)要具备捕捉有效信息,整合生成资源的课堂决策智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的存在是多样的,信息的容量是丰富的,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处理完这此信息,显然不现实,而且这些信息本身存在着重要与次要,有用与无用之分。如果教师能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的新契机,课堂将走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生自学《万里长城》,初读课文时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鸭绿红”在哪里?“结晶”是什么意思?“孟姜妇女哭长城”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些问题都是课堂教学中的动态资源,如果一问一答逐个解决,势必影响学生对教材重点的开掘和对教材难点的突破,既造成语文课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又挤掉一部分学生潜心读书、独立思考的时间。于是他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个词语——“结晶”作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思考,不仅意会了“结晶”这个原本较难解释的物理名词的意思,而且对课文中心句的字面意思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调整了教学预案,把“为什么说万里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作为课堂的主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去探究,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这样不仅顺应了学情,而且由于问题来源于学生,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兴致必然高昂。精神必然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火花竞相迸射。

(2)要具备因势利导、巧妙点拨的智慧。

新课标实施以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与对文本准确而深入地理解这对矛盾困扰着每个教师。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学习,若只停留在识字通句的层面上,则只能是高耗低效。但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他们大多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不善于发现问题并深入思考。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应如何引导?江苏溧阳张新华老师执教的《螳螂捕蝉》一课,给我们很大启示:开始学生的阅读理解也只是浮于表面,但张老师巧借“巧妙”这一课堂生成资源,进行了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展开了与文本的再对话,他们抠词析句,搜集处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认识了世界,发展了思维,获得了审美体验,真正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根据动态课堂的主体误区,灵活控制课堂局面

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创造出绚丽多彩的课堂景观,是新课标下教师所追求的理想的教学境界。然而,很多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为了追求“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常常会被课堂上一些错误信息资源和毫无意义的生成性问题分散精力,扰乱视线。有相当多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为生成而活动”,形式上热闹,内容上混乱,该讲的没讲清,该听的没听懂,课堂秩序失控。由于教师在认识上存在困惑,继而引发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和迷失:既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扎实地讲授基础,又没有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为求“生成”而“迷失”了文本;为求“生成”而“迷失”了目标。

其实,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就好象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课堂“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新的活动不断生成,课堂里除了教师没有一个大人,教师守望着这片麦田,哪个孩子往县崖边奔来,就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不让学生学失于“课堂生成”。

1.克服过分强调“独特体验”忽视价值取向的倾向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如教师丰富,生活体验不如教师深刻,文本解读多元化,对他们来说是勉为其难了。不少教师曲解了“个性化”和“独特感受”,对学生非理性的解读不置可否,不能及时纠编,更有甚者视之为创新,使课堂生成偏离了正常的价值取向。

例如,下面一些生成于语文课堂的,学生对文本主人公的解读与评价就相当典型:《丰碑》——“我觉得军需处长做得不妥当,因为军需处长的价值肯定比普通士兵高得多!”《狐狸和乌鸦》——“狐狸很聪明!你看,它为了得到肉,很会动脑子!”《虎门销烟》——“林则徐没有环保意识!几百万斤烟渣冲入大海会造成多么严重的污染!”。类似这些脱离文本主旨、游离文本语境内外、天马行空式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求语文教师有灵心慧眼,帮助学生在独特体验和价值取向之间找到支点。否则,语文教育将在失重与倒错中制造危险。语文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就在于培养人文情怀,涵孕精神意蕴,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更要提升学生;要立足课堂,更要超越课堂;要释放生命,更要点化生命。

2.克服过分追求“花样翻新”导致课堂教学虚化的倾向

过分追求“花样翻新”,生搬硬套,缺乏真正的领悟,效果肯定不尽如意,甚至导致“诚信原则”的缺失。课堂流行的用语是:“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你喜欢怎么读应怎样读!”“你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由于不得精髓,机械求“新”,加之引导不够,不和谐的现象接踵而至:不少学生读最简单的一段,唱读、乱读,随意交流……学生因能力所限,选择没有深度,游离于文本重点之外,教师要不要干预?

课堂小组讨论中,教室里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但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只是“看客”。学生的讨论流于表面的形式,不利于课堂生成。当然,课堂的“虚化”还表现在评价“虚化”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反馈“虚化”,只说“答得好”、“答得不错”,没有实质性的评价,模糊了学生的“是非准则”,使学生丧失判断能力。过多的表扬使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助长学生爱听好话的心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实事求是表现出漠然的态度,甚至导致个别学生价值观畸变。

3.克服“满堂问”追求空洞热闹的倾向

当前的语文课堂盛行一种“满堂问”式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选择问,或自问自答;学生则习惯性地举手;或仓促回答,教师或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然后自己补充讲解,再提出问题……这种“满堂问”的教学,表面看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以此锁定学生的思维。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其实仍然是一方强制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仍然不利于有效的课堂生成。

与“满堂问”相应的语文课堂形式——演讲、小品表演、辩论大会……层出不穷,让语文课充满盎然生机。然而,热闹的课堂并不意味着有丰硕的收获。常见的现象是教师花费大量精力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这样的课堂只是让人感觉“热闹得空洞”,至于有效的课堂生成目标达成,更可想而知。

4.做一个耐心、宽容的“课堂麦田”守望者

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课堂之所以充满生命活力,就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因此,追求生命的意义应成为语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在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特别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善待和宽容学生学习过程,特别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善待和宽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形成健康的人格。

此外,面对动态生成的不可控制的课堂问题,教师普遍有一处担心:如果自己被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问住”了,怎么办?因而,教师更愿意将课堂生成控制在自己设定的范围之内,普遍缺乏作为一个“麦田守望者”应有的耐心和宽容大度。教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要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即时资源,在被学生问住的情况下,耐心引导学生再细读课文,积极思考,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情感得以升华。

其实,理想的课堂生成正需要“问住了”或者“答错了”这样的效果。因为学生答错了,往往正是新的课堂生成的契机,而教师被学生“问住了”,往往是新的课堂生成的生长点。只要教师把自己也看成学生,与学生一起成长,就不怕被学生问住,因为对教师要有一定的把握能力,不能被学生牵着跑。对于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教师要站在宏观的角度选择重点进行引导。尤其是当预设与生成出现矛盾时,教师应着眼于“我要教给学生什么”去解决。动态的课堂生成要求教师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语文素养,练好教学内功,以适应生成性课堂教学的要求,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只要我们相信学生,相信在他们的心里,潜藏着人性的光辉;只要我们多一些褒扬,少一些否定,多些唤醒,少一些压抑;只要善于捕捉,善于随机应变,善于创造性地发挥,我们的语文课堂定会充满人文精神的温馨,定会生成五彩缤纷的精彩世界。

在21世纪人们面对着生机盎然的信息时代,作为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者,理应思考和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师生关系多向互动,生成动态的课堂,这是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然而,面对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有许多不可控的生成因素,教师也必然会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应对。

一、在新型课堂教学下动态课堂的概念与特点。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是学生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积极主动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创新能力和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

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①教师应根据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科具体的教学任务,从师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规律,设计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然后灵活机动的执行,以期用合理的投入(即师生时间、精力和资源耗费)取得最大的可能的效果,这个效果反映在学生身上,就是促进他们的素质获得最合理的发展。

课堂是一种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谓的“人”这一要素是双重的,一方面是教育者,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他们共同构成了这一动态的课堂。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在课堂中都有他们的价值取向。因为,教师在课堂中能充分发挥自我,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魅力,同时,学生在课堂中得到有效开掘,并掌握一定的元认知知识,体会到课堂学习的乐趣。

(一) 动态课堂的定义

“动态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运动的规律,创设动态情景,使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产生联想,展开发散性的思维活动,从而沟通横纵向的新旧知识。②

“动态生成”是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即时生成的资源,面对一个“活”起来的课堂,怎样有效的开发学生的“原始资源”呢?它是建立在对教材深入的解读和对学生的准确分析的基础上,是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捕捉、判断、选择、组织的意识与能力,是运用和提升教育智慧的体现,对于学生所呈现资源的可能性我们无法一一估计,也没有一定的解决“确定”情况的方法可套用,但我想,我们只有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反思,努力的倾听、理智地对待每一个课堂生成的学生资源,方可推进教学和促进教学的“过程生成”。③

“动态生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所谓“动态生成”就是指在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通过心灵对接,意见交换,思维碰撞、合作探讨,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方式而呈现出不同的生成价值。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开放的、互动的、真实的、多维的,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④它强烈要求教师确立“动态生成”的“课堂哲学”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形成课程的生成能力。

在课堂中重视学生提出的疑问,注重捕捉动态生成的资源,并巧妙地加以开发利用,机智地把“生成之球”抛给学生,让学生一起参与,共同研究新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还很好的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谓一石三鸟。

(二)动态课堂的特点

1.互动的交往,平等对话。

互动生成、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是师生“心灵对话”的舞台,这就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从课堂的统治者、权威者逐步下放到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意味着教师个性的自我完善——需要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

2.课堂的生成,基于精心预设。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M·加涅⑤提出“为学习而设计教”,“教”服务于“学”,服从于学生的发展,最终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构建互动生成课堂机制,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精心预设教案。

3、创生的价值,源开恰当引导

鲜明的课程生成意识要求教师完整地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维度的课程目标,注重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对课程目标作精细分解与设计,并时刻关注课程目标的达到程度和学生的发展状态。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为课程目标的实现不断地对预设课程进行创造性地处理。要为学生主动发展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足够的活动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二、在新型课堂教学下为什么要改变教师角色?

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要冲击和变革旧观念、旧模式。而新课程改革所要冲击和变革的正是我们教师们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一本书、一支笔、一讲到底”的“填鸭”模式。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力,要走进新课程,就必须作出积极应对,调整和转换自己的角色。教师要自学更新教育观念,从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入手,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大力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育,推行研究性、探究性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怎样转换自己的角色呢?归结起来,就是要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课程理念,一个是课程操作。

(一)教师在课程理念层面的角色转换

教育理念是无形的,但在教育实践中却能改变教育的面貌,决定教育的成败,影响教师的工作方式,制约教育活动的方向。因此,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树立新课程观念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立教的根基与转变教师教育行为的先导。以前,教师是课程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者和权威者。在大多数课堂上教师习惯于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纳入自己设计好的教学轨道之中,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或记。新课程则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努力,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二)教师在课程操作层面的角色转换

过去,教师教学的依据是教学大纲,教师只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地传授大纲中明确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忠实于教材,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

新课程改革用新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科学客观地面对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将教学过程动态化,将各种力量整合,使之科学化、合理化。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留有较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使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因而,教师应从多方面着手,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同时还应猎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博采众长,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合作,依靠群体的智慧,去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

三、在新型课堂教学下教师角色如何转变?

(一)根据动态课堂的主体要求,灵活变换教师角色。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应和学生平等对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我认为21世纪的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成为课堂生成的“助产士”,点拨课堂智慧的生成

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应像苏格拉底那样,做学生的思想上的“助产士”,为课堂生成的学生智慧“接生”。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生活的创造者,动态的课堂生成是基于师生互动的创造。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决定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富有创意,但陈述不清的信息资源,教师应采用简要概括,重点强调等方式让全班学生清晰地感受这一生成性资源的优势所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教师可追问补充的方式让学生和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对于学生生成的偏离方向且存在错误的信息资源,教师则应通过争论辨错,反思纠错等方式引领学生回归正确的轨道。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回答做精妙、简要的点拨,可以、激发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包括知识、能力、方法甚至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的可用性资源。但教师如果对学生原始的生成资源不给予及时引导点化,好么课堂生成的丰富价值将会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对学生学习产生误导“用一句话来说,把这么一个富有诗性的,情感的,想象的学科变得工具化,机械化,这对孩子们的灵魂的塑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言面喻。”⑥

2.教师要成为课常智慧的“引路人”,促使课堂更具魅力

面以生成,教学要成为课堂智慧的引领者,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让课堂生成更有价值。例如,有位教师在教《江畔独步寻花》时,预设的程序是:读诗题,了解背景;读诗句,弄清内容;想诗境,体会感情;诵诗篇,赏析特色。可刚上课教师便发现学生已背会这首诗,而且基本理解了内容,他马上意识到按预设的教案上将无趣又无效。于是他做出抉择,让学生根据多元智慧,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空间智慧强的学生选择诗配画,语言智慧突出的学生选择改写,肢体——动觉智慧发达的学生选择收集资料、到花园观察和表演,音乐智慧强的学生还配上自己熟悉的旋律,唱起古诗……最后,学生不仅深刻体会了诗歌内容,还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学习个性,找到展示自我的机会,丰富了对诗歌的感受和体会。

当然,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还要注意帮助学生实现课堂智慧的引申,促使课堂生成更有活力。这一点对课文的处理上显得龙其重要。文本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与教师开展学习活动的载体,文本的内容、价值取向等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进程的推进,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新课程观指引下,教师与学生有必要对现有教材做有效处理,智慧地引申,以互动生成的先进理念挑战文本、超越文本……

通过教师智慧地引申,可以架设起师生、生生、生本互动的平台,形成人人参与、自由对话,真诚沟通的学习氛围,开创学生思维任意驰骋、不断创新的境界。学生通过讨论、争辩,互相促进,共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见解、感受彼此的情感,达到心灵的感应、思维的共振、理解的共鸣,对文本产生深刻的不同的感悟,实现个体的超越、文本的超越,走向成性课堂的新境界。

3.教师要做课堂智慧的创造者,机智地对待动态课堂

语文课堂的生成是复杂的、动态多变的,需要教师具有足够的创造性教学智慧。教师必须理智地对待突发的课堂生成,灵活地调整教学的策略,把即时生成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列为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面对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需要有创造性的教学智慧。

(1)要具备捕捉有效信息,整合生成资源的课堂决策智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的存在是多样的,信息的容量是丰富的,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处理完这此信息,显然不现实,而且这些信息本身存在着重要与次要,有用与无用之分。如果教师能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的新契机,课堂将走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生自学《万里长城》,初读课文时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鸭绿红”在哪里?“结晶”是什么意思?“孟姜妇女哭长城”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些问题都是课堂教学中的动态资源,如果一问一答逐个解决,势必影响学生对教材重点的开掘和对教材难点的突破,既造成语文课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又挤掉一部分学生潜心读书、独立思考的时间。于是他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个词语——“结晶”作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思考,不仅意会了“结晶”这个原本较难解释的物理名词的意思,而且对课文中心句的字面意思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调整了教学预案,把“为什么说万里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作为课堂的主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去探究,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这样不仅顺应了学情,而且由于问题来源于学生,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兴致必然高昂。精神必然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火花竞相迸射。

(2)要具备因势利导、巧妙点拨的智慧。

新课标实施以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与对文本准确而深入地理解这对矛盾困扰着每个教师。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学习,若只停留在识字通句的层面上,则只能是高耗低效。但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他们大多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不善于发现问题并深入思考。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应如何引导?江苏溧阳张新华老师执教的《螳螂捕蝉》一课,给我们很大启示:开始学生的阅读理解也只是浮于表面,但张老师巧借“巧妙”这一课堂生成资源,进行了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展开了与文本的再对话,他们抠词析句,搜集处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认识了世界,发展了思维,获得了审美体验,真正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根据动态课堂的主体误区,灵活控制课堂局面

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创造出绚丽多彩的课堂景观,是新课标下教师所追求的理想的教学境界。然而,很多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为了追求“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常常会被课堂上一些错误信息资源和毫无意义的生成性问题分散精力,扰乱视线。有相当多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为生成而活动”,形式上热闹,内容上混乱,该讲的没讲清,该听的没听懂,课堂秩序失控。由于教师在认识上存在困惑,继而引发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和迷失:既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扎实地讲授基础,又没有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为求“生成”而“迷失”了文本;为求“生成”而“迷失”了目标。

其实,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就好象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课堂“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新的活动不断生成,课堂里除了教师没有一个大人,教师守望着这片麦田,哪个孩子往县崖边奔来,就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不让学生学失于“课堂生成”。

1.克服过分强调“独特体验”忽视价值取向的倾向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如教师丰富,生活体验不如教师深刻,文本解读多元化,对他们来说是勉为其难了。不少教师曲解了“个性化”和“独特感受”,对学生非理性的解读不置可否,不能及时纠编,更有甚者视之为创新,使课堂生成偏离了正常的价值取向。

例如,下面一些生成于语文课堂的,学生对文本主人公的解读与评价就相当典型:《丰碑》——“我觉得军需处长做得不妥当,因为军需处长的价值肯定比普通士兵高得多!”《狐狸和乌鸦》——“狐狸很聪明!你看,它为了得到肉,很会动脑子!”《虎门销烟》——“林则徐没有环保意识!几百万斤烟渣冲入大海会造成多么严重的污染!”。类似这些脱离文本主旨、游离文本语境内外、天马行空式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求语文教师有灵心慧眼,帮助学生在独特体验和价值取向之间找到支点。否则,语文教育将在失重与倒错中制造危险。语文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就在于培养人文情怀,涵孕精神意蕴,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更要提升学生;要立足课堂,更要超越课堂;要释放生命,更要点化生命。

2.克服过分追求“花样翻新”导致课堂教学虚化的倾向

过分追求“花样翻新”,生搬硬套,缺乏真正的领悟,效果肯定不尽如意,甚至导致“诚信原则”的缺失。课堂流行的用语是:“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你喜欢怎么读应怎样读!”“你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由于不得精髓,机械求“新”,加之引导不够,不和谐的现象接踵而至:不少学生读最简单的一段,唱读、乱读,随意交流……学生因能力所限,选择没有深度,游离于文本重点之外,教师要不要干预?

课堂小组讨论中,教室里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但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只是“看客”。学生的讨论流于表面的形式,不利于课堂生成。当然,课堂的“虚化”还表现在评价“虚化”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反馈“虚化”,只说“答得好”、“答得不错”,没有实质性的评价,模糊了学生的“是非准则”,使学生丧失判断能力。过多的表扬使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助长学生爱听好话的心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实事求是表现出漠然的态度,甚至导致个别学生价值观畸变。

3.克服“满堂问”追求空洞热闹的倾向

当前的语文课堂盛行一种“满堂问”式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选择问,或自问自答;学生则习惯性地举手;或仓促回答,教师或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然后自己补充讲解,再提出问题……这种“满堂问”的教学,表面看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以此锁定学生的思维。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其实仍然是一方强制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仍然不利于有效的课堂生成。

与“满堂问”相应的语文课堂形式——演讲、小品表演、辩论大会……层出不穷,让语文课充满盎然生机。然而,热闹的课堂并不意味着有丰硕的收获。常见的现象是教师花费大量精力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这样的课堂只是让人感觉“热闹得空洞”,至于有效的课堂生成目标达成,更可想而知。

4.做一个耐心、宽容的“课堂麦田”守望者

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课堂之所以充满生命活力,就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因此,追求生命的意义应成为语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在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特别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善待和宽容学生学习过程,特别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善待和宽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形成健康的人格。

此外,面对动态生成的不可控制的课堂问题,教师普遍有一处担心:如果自己被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问住”了,怎么办?因而,教师更愿意将课堂生成控制在自己设定的范围之内,普遍缺乏作为一个“麦田守望者”应有的耐心和宽容大度。教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要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即时资源,在被学生问住的情况下,耐心引导学生再细读课文,积极思考,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情感得以升华。

其实,理想的课堂生成正需要“问住了”或者“答错了”这样的效果。因为学生答错了,往往正是新的课堂生成的契机,而教师被学生“问住了”,往往是新的课堂生成的生长点。只要教师把自己也看成学生,与学生一起成长,就不怕被学生问住,因为对教师要有一定的把握能力,不能被学生牵着跑。对于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教师要站在宏观的角度选择重点进行引导。尤其是当预设与生成出现矛盾时,教师应着眼于“我要教给学生什么”去解决。动态的课堂生成要求教师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语文素养,练好教学内功,以适应生成性课堂教学的要求,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只要我们相信学生,相信在他们的心里,潜藏着人性的光辉;只要我们多一些褒扬,少一些否定,多些唤醒,少一些压抑;只要善于捕捉,善于随机应变,善于创造性地发挥,我们的语文课堂定会充满人文精神的温馨,定会生成五彩缤纷的精彩世界。

如何在新课程教学中转变教师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呢?

首先是教师要转变观念。当今知识的迅速更新使教育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教师的工作和学习似乎达到极限,教育再也无法实现“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理想。”这就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积极主动学习。已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愿望。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动机和学习愿望变得越来越重要。基础教育正是人一生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教育应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基础教育要改革,而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现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因此,尽快从旧的教学观念中挣脱出来。

其次,在实际教学中要努力作到以下六“变”。

第一、变“教案”为“学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努力体现新课程的特点,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工作,在传统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备课成了“背课”,上课成了“课本剧”的演出,一切均为教师的教服务。而新课程则要求我们从备课、教学设计开始,力争做到“以生为本”,为学生的学而教。教师应该致力于了解、研究学生认知结构、知识结构的最佳结合点,以利于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备课中,一定要充分体现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要克服备课中就设计好教师怎样问,学生只能怎样答陈旧的教学方法,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努力体现新课程的特点。

第二、变讲授式为座谈对话式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以往的教学往往是教师讲为主,学生完全是被动接受的“收录机”,根本没有自主性,更谈不上主动性。学生作为 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所好的个性,思维方式,理解层次、注意力等也就不尽相同,所以我们要承认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允许学生独立思维,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我们应该通过座谈,对话等交流形式,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在互动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就会促进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动机。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第三、变师问为生问。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不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做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可以从实际问题出发创设问题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跃跃欲试,产生某种知识的欲望,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完整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给予一些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勇跃发言;当学生提出一个好问题是,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自觉地在学习中问,在问中学。变“教师要做什么”为“学生要学什么”满足学生的心理情感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第四、变“教”为“导”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角色,退出主宰课堂的角色,变知识传播者,灌输者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变“教”为“导”,“导”即引导,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其中包括:导向、导读、导思、导想、导问,导行。

第五、变“讲理”为“悟理” 新课程改变了过去注重知识的传统倾向,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少讲、精讲,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自己去感悟,去理解。比如新课程教学中的语文教学,要避免深怕学生不理解而反复拉杂的讲,而是让学生通过多读去理解内容,感悟道理,体会情感。又如品德与生活要避免空洞的说理,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在情景中去悟理,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第六、“变师”导为“自导”。从常规教学方法来看,在辨析导行环节经常是教师提出一组一组地辨析题,而学生是被动地来回答,反馈。这种“师导”不仅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学生心中仍遗留尚未解决的疑惑,如果变一下方式,适当地让学生替老师出题,大家研讨回答,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通过学生与学生的提问、解答、反馈,教师因势而导,对症下药,最终才能真正取得教育实效,同时培养学生敢于参与、敢于创想的意识。

总之,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新课程的实施必将给教育带来崭新的局面。作为教师,我们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新课程教学中办演好自己的角色。


课堂教学中如何转变师生角色
课堂教学中如何转变师生角色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转变角色,对一个优秀的老师来说是经常发生的。教师谆谆教导,师生互动,不知不觉中转变了角色,有时是教师有意而为之。师生角色的转变,课堂更民主,教学效果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