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综合>正文

需要纳入分部分项综合单价的是—— 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深度解析

2025-11-12 18:01:46 互联网 未知 综合

【需要纳入分部分项综合单价的是】—— 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深度解析

需要纳入分部分项综合单价的是,构成工程项目完成该分部分项工程所必须的、与该分部分项工程直接相关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以及其他直接费。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是进行工程计量、计价和结算的核心依据。准确地将各项成本纳入综合单价,是确保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控制造价风险的关键。本文将围绕“需要纳入分部分项综合单价的是”这一核心问题,从构成要素、确定原则、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深入阐述,旨在为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提供详实的指导。

一、 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的构成要素

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顾名思义,是对构成一个具体工程项目(例如,一栋建筑的某一层墙体砌筑、某一段道路的沥青铺设等)的各个独立、可区分的工程子项(分部分项工程)的全部直接费用进行综合计算的单位价格。其核心构成要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 人工费 (Labor Costs)

人工费是指直接从事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各类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报酬。这部分费用与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过程紧密相关,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之一。纳入人工费的应当是直接参与该分部分项工程操作的工人、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劳动报酬。例如:

  • 直接操作人员工资: 如砌筑工、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架子工、抹灰工、水电安装工、管道工、防水工、抹面工、油漆工、瓦工、木工、石材工、幕墙安装工、钢结构安装工、土方开挖工、路面铺设工、绿化工人等。
  • 技术管理人员工资: 直接负责该分部分项工程现场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安全管理、进度控制等人员的劳动报酬。
  • 辅助工人工资: 如现场的司炉工、勤杂工、炊事员等,若其工作直接服务于该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

需要注意的是,与该分部分项工程非直接相关的管理人员工资(如公司层面的高层管理人员工资)不应纳入分部分项综合单价,而应通过其他费用(如管理费)来体现。

2. 材料费 (Material Costs)

材料费是指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全部建筑材料、构配件以及周转材料的费用。这部分费用是工程造价中最容易受市场波动影响的因素之一,因此在确定综合单价时需要特别关注。纳入材料费的应当是该分部分项工程实际消耗的、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例如:

  • 主要构件材料: 如砖、砂、水泥、钢筋、混凝土、木材、石材、玻璃、金属制品(型材、板材)、防水卷材、保温材料、装饰装修材料(涂料、壁纸、瓷砖、石材、地板、吊顶材料等)、管材、线缆等。
  • 辅助材料: 如砂浆、粘结剂、填缝剂、密封胶、扎丝、钉子、木楔、模板支撑件、脚手架搭设材料(若为消耗性)、涂刷的底漆、面漆等。
  • 周转材料摊销费: 如模板、脚手架、工具式构件等周转使用材料,在摊销至该分部分项工程的费用。
  • 运输费: 材料从供应地点运至施工现场的运输费用。
  • 采购及保管费: 材料的采购、验收、检验、仓储等相关费用。

材料的单价应根据市场行情、材料的等级、规格、产地等因素合理确定,并考虑材料的损耗率。对于消耗性材料,其费用直接计入;对于周转性材料,则按其使用次数和该分部分项工程的消耗量进行分摊。

3. 机械使用费 (Machinery Costs)

机械使用费是指为完成该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各种施工机械(包括设备)的台班消耗费用,以及与其相关的辅助费用。这部分费用反映了机械化施工的成本。纳入机械使用费的应当是直接服务于该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例如:

  • 主要施工机械: 如塔吊、施工电梯、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摊铺机、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泵、打桩机、升降机、吊车、焊机、切割机、钻孔机、砌筑机械、抹灰机械、通风设备、照明设备等。
  • 机械运行的辅助费用: 包括机械的安拆费、场内倒运费、机械操作人员的工资(若未包含在人工费中)、机械的润滑、保养、维修费用、小型机械的租赁费用、动力消耗(如电力、燃油)等。

机械使用费的计算通常以台班为单位,根据机械的型号、功率、工作效率、使用时间等因素确定。需要注意的是,为整个工程项目服务的通用机械(如现场总供水、供电设施),其费用不应完全计入某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而应通过其他费用(如机械费的现场管理、措施费等)进行分摊。

4. 其他直接费 (Other Direct Costs)

其他直接费是指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除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之外,直接与该分部分项工程相关的其他各项费用。这部分费用范围较广,但其核心在于“直接相关性”。例如:

  • 施工工具用具购置费: 如手持电动工具、测量工具、普通工具、劳动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安全帽、安全带等)的购置费用,按一定比例计入。
  • 二次搬运费: 材料在施工现场内的垂直或水平二次搬运所发生的费用。
  • 测量、实验费: 为保证该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质量而进行的现场测量、试验所发生的直接费用。
  • 临时设施费: 如现场临时用电、用水、临时道路、临时围挡、临时堆场、临时厕所、临时照明等,在一定范围内可计入。
  • 脚手架、防护、临边洞口等措施费用: 属于该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全的、为保障施工顺利进行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费用,在某些情况下(如特定分项工程的复杂性)会直接计入。
  • 技术培训费: 针对该分部分项工程特定操作技能的培训费用。
  • 现场签证等零星费用: 经现场工程师签证认可的,直接与该分部分项工程相关的其他零星费用。

其他直接费的核算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工程造价管理规定和合同约定进行,确保费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二、 确定分部分项综合单价的原则

在确定分部分项综合单价时,必须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以保证其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 全面性原则: 凡是构成该分部分项工程完成所必需的直接费用,都应纳入综合单价的计算范围。
  • 相关性原则: 纳入的各项费用必须是直接与该分部分项工程相关联的,不能将其他项目的费用混淆。
  • 合理性原则: 费用标准应符合现行的国家、行业、地方的有关规定,并参考市场行情,力求客观合理。
  • 可比性原则: 综合单价应具有可比性,便于在不同方案、不同时期进行比较分析,为工程造价的决策提供依据。
  • 准确性原则: 各项费用的计算应准确无误,避免估算和粗略计算,特别是对于人工、材料、机械等主要费用的确定。

三、 分部分项综合单价的实际应用

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是工程项目预算、招标控制价、工程量清单计价、合同价、工程结算以及工程审计等各个阶段的核心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 工程量清单计价: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综合单价是投标报价的基础,也是工程价款支付和结算的依据。
  • 合同价的确定: 综合单价是签订工程合同时,构成工程总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 工程结算: 工程完工后,根据实际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量乘以相应的综合单价,即可计算出该部分的工程款。
  • 工程造价的控制: 通过对各项费用的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控制分部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从而实现对整个工程造价的控制。
  • 方案比选和经济分析: 不同的施工方案、材料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综合单价。通过对比分析,可以选择最优的经济方案。

四、 影响综合单价确定的关键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有几个关键因素会直接影响分部分项综合单价的确定:

  • 工程所在地: 不同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材料价格、运输条件、机械设备租赁费用等均有差异。
  • 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 施工工艺的复杂性、技术要求的严谨性、现场条件的恶劣程度等,都会影响各项费用的支出。
  •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采用何种施工技术、工艺,机械化程度如何,都会直接影响人工、材料和机械的使用量。
  • 材料的品牌、规格、等级: 不同品牌、规格、等级的材料,其价格差异可能很大。
  • 市场行情波动: 特别是钢材、水泥、燃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影响显著。
  • 合同约定: 工程合同中关于风险分担、价格调整机制等的约定,也会影响综合单价的确定和应用。
  • 政策法规变化: 如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环保要求的提高等,都会影响人工费和其他直接费。

五、 总结

“需要纳入分部分项综合单价的是”构成了一个工程项目最基础、最核心的直接成本。准确、全面、合理地将其纳入综合单价,是工程造价管理精细化的重要体现。这需要造价工程师对工程施工过程有深入的理解,对市场行情有敏锐的洞察,并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范和合同约定。只有这样,才能编制出科学合理的工程预算,签订公平有效的工程合同,并最终实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正是通过对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进行精确的核算与控制,从而实现对整个工程造价的有效管控。因此,深入理解并准确运用分部分项综合单价的构成及确定原则,对于每一位工程造价从业者而言,都至关重要。

需要纳入分部分项综合单价的是—— 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