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冠心病有何关系 糖尿病与心脏病之间有什么关系
糖尿病与冠心病有何关系?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病人发生冠心病的机会是非糖尿病病人的4倍,冠心病也是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内容之一,也就是说,患了糖尿病后可并发冠心病。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时往往后者病情较重,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这是因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常有多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狭窄程度也较重;糖尿病患者中无痛性心肌梗塞多见,约为非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2倍,这类患者因为心肌梗死没有胸痛,容易误诊;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后,梗死面积一般较大,易发生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猝死和严重心律紊乱。 (来源:39.net)疾病大全精彩推荐>>>如何应对孕期糖尿病儿童糖尿病发病来得快怎样防治无痛性冠心病餐桌上的降脂“良药”女性更容易染性病 近视会遗传吗? 教你读懂药品说明书>>>
糖尿病与心脏病之间有什么关系
糖尿病心脏病主要包括:糖尿病心脏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和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来看,冠心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为26%-35%。北京协和医院报告为35%。北京和天津的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为非糖尿病的3倍。从病理改变来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病理变化与非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基本相同,但累及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多、狭窄程度也较重、易发生心肌梗死从临床表现来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无糖尿病的冠心病人相似,可出现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但有以下特点:临床症状不典型,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率随年龄、病程而增高,与病情轻重的关系不大,随糖尿病的控制程度而减低,无痛性心肌梗塞发生率增高,可能与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病变有关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糖尿病心肌梗塞病人发生心脏骤停、休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的心肌梗塞,此可能与随着糖尿病神经病变而来的自主神经不平衡和心电稳定性的减低有关。
糖尿病心肌病是指糖尿病本身心肌微血管病变所致的心脏病,由于心肌微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心肌可有广泛缺血、变性、坏死和纤维化。心肌代谢紊乱,心功能减退。可出现易倦、乏力,劳动耐量减低,尤其女性病人伴有高血压时心功能不全症状出现早,心脏可有轻度扩大,心慌气短,可有心绞痛。严重者可发生急性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临床上常不易于冠心病鉴别。
糖尿病人常有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其特点为心率变异性减低,表现为静息时心率增快,活动时变化不大,深呼吸时心率差异也减少,从卧位快速起立时心率的加速反射减弱,快而固定的心动过速常是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主要表现。长期糖尿病人约有40%-60%心率变异性减低。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的糖尿病患者,尸检可发现心脏自主神经纤维数目减少,并常有分段的梭状或圆珠状增厚改变,易出现严重心律失常而发生猝死。因此,检查患者的心率变异,对判断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有帮助,用于指导治疗可预防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也可作为病情判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由于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增高趋势,已引起上述心脏病并发症的明显增高。故临床医生应对年龄大、病程长、具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包括有胰岛素抵抗独立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在临床上尚无有关心血管症状者,也应予以重视应对患者作必要的无创性心功能检查,如超声心动图和心率变异等,并严密观察其病情变化。一旦诊断应积极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饮食控制,使用胰岛素,迅速控制高血糖,对心肌梗塞的病人使用B受体阻滞剂,必要时溶栓治疗发生心力衰竭者,常规强心利尿和扩血管,但应避免使用噻嗪类利尿剂,以防加重糖代谢紊乱。
以上便是我们为你提供的详细内容,相信在对你心中的疑问一定有很大的帮助吧,祝你早日康复。
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什么?如何防治?
冠心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为26-35%。北京和天津的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为非糖尿病的3倍。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病理变化与非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基本相同,但累及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多、狭窄程度也较重、易发生心肌梗死。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率随年龄、病程而增高,与病情轻重的关系不大,随糖尿病的控制程度而减低。糖尿病人发生心脏骤停、休克、心力衰竭等,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且心肌梗塞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患糖尿病5年后,大概有30%的人会出现并发症,患糖尿病10年后,大概有98%的人都会出现并发症。血糖控制得好,尤其是餐后血糖控制得好,能使并发症出现得晚和症状轻,反之就会并发症出现得早和症状严重,所以,必须控制餐后血糖。同时,建议糖尿病患者配合食疗,坚持服用正大珍吾堂特膳,能有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患病率。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特点和危害是什么?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合并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等,这些疾病都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残疾、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尤以冠心病更多见,危害更严重。因此,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预防、延缓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冠心病就是负责给心脏给养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斑块,以致冠状动脉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心脏缺血甚至坏死的疾病。一般来讲冠心病常见的典型症状是胸骨后压榨样疼痛、或者是紧缩、沉重的感觉。
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首先是“高发低龄”,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率很高,七成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会并发冠心病,同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的发生时间比非糖尿病患者早;其次是“男女平等”,对普通人而言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机会低于男性,但是患糖尿病后女性的这种心血管保护作用消失,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机会大大增加且不亚于男性;最后是“不典型”, 因为糖尿病患者常合并神经病变,疼痛感觉迟钝, 1/3以上的患者在急性发作的时候没有胸口疼痛的典型表现,让人不易联想是冠心病,从而贻误病情。
糖尿病伴发冠心病的治疗及日常护理方法
少运动,就是适量的运动,患糖尿,除了正常使用药物外,还要严格控制饮食,劳累型心绞痛,就要少做点激烈运动,祝你有个健康的身体,也不要太焦虑了,这样只会影响病情,还有不要盲目相信一些广告,现在医学大抵没有治疗糖尿病最好的方法,现在多半是在防止病情加重。下面还有份资料看一下
心血管疾病的发作多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有关,因此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中更为重要。而且,心血管疾病多属慢性病,其发病危险因素具有遗传性、社会性,患者健康教育也应从院内延伸到院外,深入到患者及其家属以及全社会的生活中。
院内宣教。教育形式通常有:护士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防等知识编制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宣教册供患者及家属取阅把成功病例介绍给患者, 让他们交流预防保健心得,互相鼓励定期请专家解答患者疑问定期举办知识讲座,观看教育录像。教育内容包括:疾病知识宣教、饮食指导、药物指导以及运动休息注意事项。
社区“生命网”。近年来,人们已充分意识到冠心病治疗中存在的明显治疗空隙,为此,许多医院建立了“冠心病二级预防网”,即生命网( Heart Care Network) 。生命网是为冠心病及高危患者提供一套系统治疗、随访及心脏健康教育胆固醇、肝功及血糖水平。同时发放宣传资料,定期组织讲座。结果表明,随访患者疾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2/3以上可达到治疗目标。
4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最近,美国心脏学会(AHA) 提出“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新论点,在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中,糖尿病又被列为冠心病的等危症。在糖尿病发生之后,心血管病变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加。大量研究证明,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冠心病的有效手段。
饮食治疗的关键是控制总热量及合理配备糖、脂肪、蛋白质的比例。
肥胖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的程度和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相关,即使只有轻度超重,冠心病的危险性也会增加。实践表明:辅以运动疗法有助于降低血糖及血脂中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同时还必须保证适当的营养。临床实践证明,住院的成人患者,中度以上的肥胖者,膳食供给能量超过6300 kJ/ d 时,一般无效,故其能量限制常从6 300 kJ 开始,其食物的蛋白质供给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20 %~30 % , 脂肪占25 %~30 % 为好, 至于胆固醇含量应于正常要求相同, 通常300 mg/ (人•d) 。
新的观点认为,在热量不变的前提下,宜采用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一般占总热量的60 %~65 % 以上为宜,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尤其对有内源或外源性胰岛素的患者更是如此。一般认为,影响血糖升高的因素主要在于总热能的摄入。最近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睡前补充碳水化合物,可增加血液胰岛素浓度、抑制夜间脂肪酸浓度升高,并改善糖耐量和,而对餐后甘油三酯的含量无影响。现已明确水果和牛奶比大多数淀粉具有更低的升血糖效应,但过多蔗糖、果糖摄入可能对血脂有不利影响,2003 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 提出的营养建议是:摄入碳水化合物的总量对血糖影响比种类更重要蔗糖与等热量的碳水化合物对血糖的影响一样,因此不必限制含糖食品,只需记入碳水化合物总量。患者可选用甜味剂来满足对甜食的需求,如新型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纽特健康糖,它具有甜度高、产热少、口感好的特点,现已广泛应用。
冠心病患者应以植物蛋白质为主,可以降低病死率。植物性食物中含纤维素多,有利于降低血胆固醇。近年研究认为,高蛋白质饮食引起肾小球滤过压增高,易发生糖尿病肾病。而低蛋白饮食可明显延缓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减少肾病和死亡的危险。目前ADA 推荐的成人糖尿病患者蛋白质摄入量占总能量的10 %~20 %。
用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 替代饱和脂肪酸有利于改善血糖和血脂的代谢。临床研究发现, 在正常人中摄入高MUFA 膳食与高复杂碳水化合物膳食相比,血浆总胆固醇(TC) 和(LDL -C) 均降低,而( HDL -C) 水平增加[45]
。提倡食用多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地减弱膳食中胆固醇对血胆固醇的升高作用,具有降低血脂的功能。一般而言,植物油多含有较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如豆油、花生油等。适量食用ω-3 脂肪酸。摄入适量有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对胰岛素的利用,Frenais 等发现,膳食中ω-3PUFA 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脂质代谢,有利于冠心病并发症的防治。主要存在于鱼油,特别是深海鱼的鱼油中。
胆固醇摄入量增加,血清胆固醇含量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增高。饮食中的胆固醇仅存在于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不仅不含胆固醇,而且其含有的植物固醇有保护血管壁的完整性、改善脂质代谢的作用。主要来源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维生素E 有抗氧化、预防血栓形成的功能,但维生素过多,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过多,不但会引起维生素不平衡,有的还会产生不良后果。如维生素D
过多,有升高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和引起中毒的。饮水要充足,饮水2000 ml/ d
稀释血液,预防冠心病的发生。钠的主要食物来源是食盐,食盐有增高糖尿患者餐后血糖的作用,进而增加胰岛负担,健康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3000 mg/d, 对于伴发高血压和肾病的患者,食盐摄入量应<2000mg。碘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着,并能破坏钙盐在血管壁的沉积,减缓或阻止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钙、镁离子对于维持心肌离子的平衡有重要作用,并参与心肌酶系统组成,体内钙、镁离子缺乏,可导致钠离子潴留,引起心肌离子失调,使心脏发生一些退行性变化。当患者镁缺乏时,糖的利用率降低,胰岛素需要量增加,可继发脂代谢紊乱,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有研究认为,饮用酒精10~30 g/d 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冠心病的发生。但过量饮酒对机体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大量饮酒者如果减少饮酒量可降低糖尿病的患病危险性。但近年来一些人群的研究发现,中等适度饮酒可以减少总体病死率,在有缺血性心脏病危险的人群中特别明显,可能与酒精改善胰岛素抵抗、HDL 水平、血小板聚集等机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