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首次提出全域旅游这个词 如何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什么时候首次提出全域旅游这个词?
2016年1月19日首次提出全域旅游这个词。 了解全域旅游: 1、全域旅游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式,是来自于需求侧的推动。从游牧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到我们未来要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社会阶段,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重叠和分离的过程中,旅游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旅游方式和旅游地位也会发生变化。团队游时代的旅游体验,其质量可以通过节点的管控来加以控制和保障,而散客化时代由于游客行动空间的分散性,加大了旅游体验质量的保障难度。散客化发展潮流所推动的全域化旅游发展,要求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及时调整与创新。一方面,旅游领域的政府主导应该更多地突出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则需要及时调整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规格,以强化对公共资源的调控能力,通过资源协调、服务对接等具体措施来保证全域旅游理念的落地。 2、全域旅游也可以表现为体验化。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所瞄准的资源会越来越多样,产品会越来越多元,所以说全域旅游会在全时、全境、全产业链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3、另一个就是大战略。现在国家对旅游业的期待越来越高,期望旅游业能起到更好的带动作用。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突显旅游产业的中心地位,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以开发共享的姿态,去推动群落化的发展,这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的理解是,全域旅游本身在共享经济社会中,是一种新的模式,希望借此推动财富增长机制的变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幸福增长机制的建立,当然它需要提供更高效的服务、更合理的价格、更适宜的产品。 4、全域旅游是一个是有板块有廊道的网状格局,是一个旅游场,是要构建一个全新的旅游发展生态圈,放大目的地原有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旅游目的地新的竞争力。未来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旅游不再简单围绕着价值链展开,而是在整个产业群落的网状互动中提质增效。 5、总结来说,全域旅游有四个方面:一个是生态圈的问题,强调共性,强调是伙伴关系而不是配置关系第二是产权束,强调的是共享性,不求所有,而是共有第三是动态性,通过灵活的方式来推动创新第四是关系图,是网状的关系,是"旅游+"不是"旅游含"。
如何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推进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具体要实现九大转变:
一是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和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破除景点景区内外的体制壁垒和管理围墙,实行多规合一,实行公共服务一体化,旅游监管全覆盖,实现产品营销与目的地推广的有效结合。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从景点景区拓展到全域。例如,要从景点景区和城市的旅游厕所革命拓展为景点景区内外、城乡一体推进的全面厕所革命。
二是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实行分类改革,公益性景区要实行低价或免费开放,市场性投资开发的景点景区门票价格也要限高,遏制景点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快势头,打击乱涨价和价格欺诈行为,从旅游过度依赖门票收入的阶段走出来。
三是从导游必须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闭式管理体制向导游依法自由有序流动的开放式管理转变。实现导游执业的法制化和市场化。
四是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引导旅游需求,实现旅游供求的积极平衡。
五是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加大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药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形成综合新产能。
六是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充分调动各方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以旅游为导向整合资源,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建立旅游发展共建共享机制。
七是从景点景区围墙内的“民团式”治安管理、社会管理向全域旅游依法治理转变。旅游、公安、工商、物价、交通等部门各司其职。
八是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局面。
九是从仅是景点景区接待国际游客和狭窄的国际合作向全域接待国际游客、全方位、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转变。最终实现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
这是区域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是旅游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世界旅游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大趋势,代表着现代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了解更多全域旅游内容可以关注下云途智旅,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金早在什么会议上提出了全域旅游的概念
2016年1月19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旅游要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转变。至此,“全域旅游”这个概念开始受关注。
所谓“全域旅游”,是指将一个区域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运作,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突破行业、部门、区域局限,把旅游业放到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大格局中来谋划,促进旅游业与生态、文化、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多点支撑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在全域旅游格局中,到处都是风景,而非到处都是景点景区;到处都有接待服务,而非到处都是宾馆饭店。
相应地,全域旅游目的地就是一个旅游相关要素配置完备、能够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开放式旅游目的地,是一个能够全面动员(资源)、立足全面创新(产品)、可以全面满足(需求)的旅游目的地。
专业的全域旅游解决方案及大数据服务提供商-中景合天,助力景区全域旅游建设。
世界旅游组织是如何定义旅游这个概念的?
1963年,联合国国际旅游大会在罗马召开。这次大会是当时的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英文名字的缩写为IUOTO,即现在的世界旅游组织,英文缩写为WTO)发起的。 大会提出应采用“游客”(Visitor)这个新词汇。游客是指离开其惯常居住地所在国到其他国家去,且主要目的不是在所访问的国家内获取收入的旅行者。游客包括两类不同的旅行者: ——旅游者(Tourist):在所访问的国家逗留时间超过24小时且以休闲、商务、家事、使命或会议为目的的临时性游客; ——短期旅游者(Excursionists):在所访问的目的地停留时间在24小时以内,且不过夜的临时性游客(包括游船旅游者)。 从1963年开始,绝大多数国家接受了这次联合国大会所提出的游客、旅游者和短期旅游者的定义以及以后所作的多次修改。 在1967年的日内瓦会议上,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提议,应该建立一个单独的游客类别。旅游者至少要逗留24小时,然而,有些游客外出游览但于当日返回了居住地,这些人被称为“短期旅行者(Excursionists)”、这类游客包括了不以就业为目的的一日游者、游船乘客和过境游客。短期旅行者很容易与其他游客区分开来,因为他们不在目的地过夜。
我国景区环境容量状况及解决超载的方法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风景资源大国,也是一个发展之中的人口大国。随着经济的高速
增长,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旅游业正在成为支柱产业,其发展潜力与速度引人
瞩目。旅游,作为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对风景区的社会、经济、
环境产生着越来越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自然保护”已成为强大的国际性运
动,“可持续发展”已被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所接受。在这种情况下,风景
区的开发利用面临前所未有的需求,风景资源的保护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
挑战。如何科学地确定风景区的旅游规模,从而为风景区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如何保证风景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环境容量的确定是一个
极其关键的问题。目前在我国还缺乏对环境容量本质含义的理解与考察,定义狭
窄,计算方法陈旧,缺乏科学依据,不能适应风景区规划建设的飞速发展。国际
上虽有一些相关研究,但如何结合中国国情将其消化运用到中国风景区的规划理
论之中,同样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
二、环境容量一般概念综述
环境容量(Carrying Capacity of Environment)是一个从生态学中发展起
来的概念。与它相近的一个概念是环境承受力(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
),也可称为环境承载力(Environmental Load Capacity),环境忍耐力(Env
ironmental Tolerance)。1838年,比利时数学生物学家P.E.弗胡斯特
从马尔萨斯的生物总数增长率出发,认为生物种群在环境中可以利用的食物量有
一个最大值,相应地动物种群的增长也有一个极限值,种群增长越接近这个极限
值,增长速度越慢,直到停止增长。这个极限值在生态学中被定义为“环境容量
”。1920年,美国两位学者将这一概念应用到人口研究中,得到了逻辑斯谛
方程。〔①〕1972年,米都斯(D. H.Meadows)等人受罗马俱乐部〔②〕的
委托,完成了《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of Growth》)这一著名报告,研
究了人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实质内容乃是关于现代人类发展的罗
辑斯谛动态过程及环境容量问题。“增长的极限”正是“环境容量”的基本含义。
1968年,日本学者首先将“环境容量”的概念借用到环境保护科学中来,提
出在环境保护领域,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状态不受危害前提下,某
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某种污染物的最负荷量。”〔③〕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环境容量是指“某一地区的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
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
上的限值。”〔④〕著名景观建筑家学约翰?奥姆斯?西蒙(John Ormsbee Sim
onds)主要是从土地―水的角度阐述环境容量概念的。他说:“环境容量是在给
定时间,在不耗尽资源和使自然生态系统崩溃的前提下,水和土地所能承受的人
口数或人类活动的水平。”〔⑤〕旅游学有和旅游管理学家也将环境容量的概念
引用到他们的领域,提出了游憩容量的概念(Recreation Carrying Capacity)。
(里蒙)(Lime)和斯坦基 (Stankey)认为:游憩容量是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
内维持一定水准给旅游者使用,而不会破坏环境或影响游客游憩体验的开发强度。
从以上对环境容量概念缘起和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对环境容量的定义中,可
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环境容量是反映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其实质
在于保证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协调,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即经济的增长不
能以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质量的下降以及使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为
代价。
2.环境容量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在100多年的时间里,人们
已将它从单一的生态学领域借用到很多相关领域,如环境保护、人口问题、土地
利用、旅游管理等。各个学科在坚持环境容量的基本含义,即“增长的极限”的
同时,也对它在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了引伸,使环境容量的概念能够在本学科中
发挥更大的作用。值得强调的是,环境容量的概念仍在发展之中,如我国目前针
对三峡水库的建设提出了移民环境容量的新理论,为三峡水库百万移民工程的顺
利进行提供了理论依据。可见环境容量是一个生命力极强的概念,日益得到广泛
和深入的运用。
3.目前绝大多数关于环境容量的研究还局限在狭义的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
方面。随着人类对“环境”概念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应该扩大环境容量中“环境
”的外延,使其不仅包括自然环境,同时也包括社会环境、人工环境与经济环境。
4.环境容量是一极限值,它可以是某一给定范围发展规模的极限值,如种
群数目、人口数目、污染物的重量、移民数等,也可以是单位面积强度的极限值,
如污染物的浓度等,还可以是发展速度的极限值,如人口年允许增长率、游客年
允许增长率等。
三、给风景风环境容量下定义
我国传统的风景区“环境容量”计算主要有“面积容量法”“线路容量法”
和“卡口容量法”等三种估算方法估算方法。这些计算方法所取得的环境容量数
值基本是反映“游览空间”(包括面空间与线空间)对游客的承载能力,即是“
空间环境容量”。“空间容量”是风景区环境容量的一个组成方面,但它不是风
景区环境容量的全部。如果将“空间环境容量”等同于风景区环境容量,那么生
态环境、资源环境与社会环境对游客的承载能力就不能得到全面反映,结果是不
真实的环境容量数值在指导风景区规划、建设、管理时,会对这些实践过程产生
误导从而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一个优美的海岛风
景区远离大陆,其面积为50km〔2〕,可游览的景区面积为20km〔2〕,
根据面积容量法,假定1000m〔2〕/游客,则计算出风景区的环境容量为
2万游客。该岛与大陆的联系,目前只能通过每天一班的海轮,海轮可载客50
00人,同时可载供3000名游客一日所需的淡水与食物,海岛本身的淡水与
食物仅够当地居民日常基本使用。海岛生态系统每天可净化2000名游客的旅
游活动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垃圾,超过这个数字,海岛的环境容量到底该
是多少呢?是2万人,还是5000人?是3000人,还是2000人?如果
按2万人的指标做为海岛规划的主要依据,其后果是可以预见的。因此,有必要
给风景区环境容量下一个较为全面和准确的定义。
参考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近年风景区规划实践,笔者认为:在可持
续发展的前提下,风景区在某一段时间内,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所
能承受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强度、速度上各极限值的最小值即为该段风
景区在该时间内的环境容量。
这个定义有以下几个特点:
(附图 {图})
1.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这是因为“可持续发展”是近年关于人
口资源、环境领域的最新成果,它包含了“保护”与“发展”双重含义,是在“
保护基础上的发展。”同时,它也最简明地概括了“不耗尽资源”、“不使自然
生态系统崩溃”、“不危害人类生存”、“维持一定旅游水准”等环境容量的基
本前提。对于“可持续发展”,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加以认识。在时间上
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当代人的旅游活动不对后代人的旅游活动造成危害”,
第二指“本时期的旅游活动不对后时期的旅游活动造成危害”。在空间上也有两
层含义:水平空间上是指“本风景区的发展不对周围地区的发展造成危害”,垂
直空间上是指“旅游部门的发展不对其它部门(例如环境保护、宗教民族事务等
)造成危害”。
2.将环境容量中“环境”的外延从单纯的空间环境扩展到自然环境、人工
环境与社会环境领域,使其更真实地反映上述风景区整体环境状况对旅游开发的
限制作用,从而为风景区的规划设计建立科学可靠的依据。
3.将单一的规模指标护展到规模、强度与速度三种指标,使环境容量在指
导风景区规划、建设、管理上更具深度与灵活性。规模指标(如游客日容量,游
客年容量等)主要在风景区总体规划中发挥使用,强度指标主要在风景区详细规
划中起作用,速度指标(如年游客允许增长容量)则在总体规划与建设管理中发
挥作用。
4.将环境容量与“时间段”对应起来,强调环境容量的动态性与可变性,
为潜在环境容量的研究埋下伏笔。
四、建立风景区环境容量概念体系
风景区环境容量概念体系是由自然环境容量、人工环境容量与社会环境承载
力三部分构成的。其中每一大类又可细分为若干小类,详见风景区环境容量概念
体系一览表。
上述各类环境容量中,设施容量可通过投资的增加而扩大,空间环境容量可
通过提高空间利用水平而增大。因此在规划阶段,尤其是风景区总体规划阶段应
主要考虑自然环境容量和社会环境承载力的限制与影响。
五、结束语
环境容量研究是人聚环境可持续发展,包括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一个
重要课题。环境容量本身是一个层次很多,影响因素很多,且各因素之间关系复
杂的系统性问题,因此对于风景区环境容量的研究,尤其是如何将风景区环境容
量的概念应用到风景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实践之中,是一项难度很大,意义很
大,工作量很大的工作。
` 旅游业内论坛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解释旅游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第三层次是社交需要,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需要,旅游可以理解为既是第三层次也可以是第五层次的需要,有时候旅游是为了满足社交,有时候是为了自我精神层次的需求。
“生态旅游”最早由谁首先提出的?
“生态旅游”这一说法,最早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组织,于1983年首先提出来的。“生态旅游”是不破坏生态,保护生态,认识生态达到永久和谐的旅游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最早由谁提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由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起源,
最早可上溯到1939年基尔伯特(E#Gilbert) 的5英格兰岛屿与海滨疗养胜地的成长6一文。但一般认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最早于 1963 年由克里斯特勒(W#Christaller)在研究欧洲的旅游发展时提出, 他在5对欧洲旅游地的一些思考: 外围地区)
低开发的乡村) 娱乐地6一文中, 阐述了他观察到的旅游地都经历了一个相对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BUNE第 16 卷 2001 年第 6 期
双月刊 31 一致的演进过程: 发现、 成长与衰落。1973 年, 帕洛格(Plog)也提出了另一种获得普遍认可的生命周期模式。
任何一个旅游地的发展过程一般都包括探查、参与、发展、巩固、停滞和衰落或复苏6个阶段。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城市旅游目的地研究,能够为城市旅游的长期繁荣提供宏观指引,有助于旅游地政府部门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也有助于旅游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将是旅游理论应用于产业实践的很有意义的研究领域。